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六篇】

时间:2023-06-04 学习资讯 点击:

【www.shhhjz.cn--学习资讯】

建设,读音:jiàn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六篇】,欢迎品鉴!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1

  【摘要】随着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后勤工作也需要逐步完善和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上的信息化是高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对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课题的研究,分析其现状,提出了关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内容及其范畴

  高校的后勤管理主要是负责师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保障各项工作能够得以实施。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是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全面提升高校的管理服务质量。随着日益加快的社会化改革大发展,对高校的后勤工作和管理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从高校本身的后勤工作上做出调整,使得高校的后勤工作得到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

  二、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后勤在管理的范围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后勤管理,是提升后勤管理水平和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后勤行政管理、提升决策水平,增强保障能力,促进高校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1.信息化建设是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指高校后勤工作通过改革来对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提升,以此来增强高校后勤工作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将高校后勤工作融入于社会服务的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扩大服务范围,为高校教育、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优质服务。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才可有效地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2.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科技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展开的。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平台是后勤发展的生命线。大家所熟知的校园网络是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启发教学、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平台。对于高校后勤工作也可依托网络建设适时建设后勤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引进,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和获取更多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使之认识更具有前瞻性、管理更快捷、决策更科学。此外,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也有助于后勤队伍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强化后勤服务有效管理;也有助于建设节约环保型后勤。

  三、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状况

  传统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对于后勤信息化建设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就当前后勤管理中的问题作下简单的梳理和分析:

  1.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存在责、权、利不明确。后勤社会化启动后,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增加,原有的管理模式却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各职能部门间的联系和协调又不是很有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的交差和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在后勤管理格局中,人员流动性较大,加之监督和个人利益挂钩的关系不到位,奖励机制不完善。所以需要借助信息化这一体系达到自觉管理、主动完成目标的最优模式。

  2.传统的后勤管理制度的设置不完善。由于传统制度的设置冗长造成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低下,这样不仅不能适应现代化后勤管理的需要,还会影响高校的有序发展。因此要大力提升和完善后勤管理系统,进一步规划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在传统后勤管理中,通常采用手工统计。由于部门和层级多,必然会造成相对的差错率或产生延误等问题,这也就导致了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所以,要想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时效,就必须对各个环节的信息采集自动生成,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从而自动生成相关报表,从源头不可能避免不统一等问题的存在。

  3.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技术含量普遍偏低。由于高校后勤员工结构复杂,且多数没有接受正规教育,高等教育更无从谈起,造成人员素质低下、层次偏低、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员工在校工作一年、两年是这种情况,工作十年还是一样的情况,导致员工工作消极。所以,这个问题也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求创建高效和谐的校园文化,创建一流的大学文化,如果不把上述问题解决的话,接下来的工作是很难实现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高校后勤管理上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必须得一一解决,才可以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管理工作上的信息化建设。所谓校园后勤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后勤的服务、管理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互联网、现代通讯设备、电子产品都集中应用到高校后勤工作上,从而提高高校的后勤管理机制,充分体现高校后勤工作上的必要性。同时,相应地提高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务水平、管理技术和充分的协调性。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扬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利用远程技术,提高自己的技能上的弱势。高效地利用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

  四、关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策略

  1.更新观念,不断提升后勤信息化建设水平。作为高校后勤管理者,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管理,为师生的生活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在后勤信息化建设中要敢于创新,既要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保证,又要以优质服务为第一要务,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全力开创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

  2.多方协调,努力寻求信息化建设成本最小化。建设后勤服务信息化的系统工程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方面要加大后勤人才投入,引进高技术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到后勤队伍中。另一方面依托市场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这是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途径。只有把这两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后勤工作让师生满意、学校满意和社会满意的系统工程。

  3.巧借他力,努力构建一体化体系加强自身发展。后勤信息化系统是整个高校数字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要把后勤信息化系统纳入进校园数字化系统中去,使之和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有机的整合起来。要扩大资源信息利用率,进而增强后勤信息化系统功能。通过校园信息化推动后勤工作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和变化,高校后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高校的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改革,高校后勤部的服务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全面性的管理。同时,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进。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的形象也渐渐得到好评,使得高校文化的建设可以有个全面的发展。因此,应该把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作为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展开。

  参考文献

  [1]张羽.高校队伍后勤队伍状况分析[J].教育研究.2010(2)

  [2]田蕊.我国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浅析[J].经济论从.2011(5)

  [3]方少华.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公司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D].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2)

  [4]卢杰.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分析及其启示[J].企业导报.2010(11):252

  [5]张墨晗.浅谈高校信息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0(2)

  [6]张国彬.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管理研究.2011(5)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2

  摘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高校后勤系统提高和优化后勤保障服务的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工程、全员工程,没有标准的模式可循。受高校后勤整体管理水平与管理素质所限,后勤信息化建设总体开展成效不容乐观。本文旨在分析实施信息化建设相对成功的后勤系统的经验,就高校后勤信息化实施的策略与方法做些粗浅的探究。

  关键词:高校后勤系统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3-0024-02

  高校后勤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一步到位地通过网络实现集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无疑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理想途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系统耗资巨大,风险高,涉及的管理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当强的实力做保证。就目前高校后勤系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状况来看,很少有高校是有能力同步实施的。事实上,多数高校后勤在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一般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自己的需求来推进信息化的。无论是由于本身实力所限还是吸取盲目建设的挫败教训,很多高校后勤搞信息化工程时都是从实施某个单项管理信息化项目做起的,相应的管理软件也颇受欢迎。高校后勤系统的建设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笔者认为,信息化建设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划,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单项管理信息化工程,通过预留接口,在未来合适的条件下再实现系统的集成。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经验分析

  就目前高校后勤系统实施信息化的情况来看,从总体上实施投入很大,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化实施的策略和模式选择上有问题。笔者就一些信息化建设实施策略相对成功的高校后勤的经验简单地做以下分析。

  1.自上而下,统一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必须是自上而下,统一规划,系统地进行(特别是数据统计格式应统一)。这样可以避免因规划不统一、数据或系统接口不一致,给后续开发工作带来损失。但是,系统开发的投入、实施过程,则可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步地进行。

  2.设备选择讲究实用

  设备的选择要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来考虑,适合、实用即可,不必考虑太长远,更不大可能一劳永逸地“一步到位”。根据近几十年信息处理设备发展的规律来看,通常设备更新周期一般都在5~7年左右。因此,不管购买多么“高档”的设备,也不可能“一步到位”,5~7年后,同样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3.充分考虑系统分析和二次开发的费用

  系统分析和二次开发费用应占到总投入的一半以上。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系统调查、分析、流程项目重组、二次开发的资金投入一般应占到总投入的一半以上。切不可将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软、硬件和网络设施设备的采购上。没有充分考虑到需求分析、流程重组、本地化、用户化二次开发和运行维护费,是导致信息化实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4.以服务深化来驱动信息化建设

  后勤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提供便利、快速、周到的服务为驱动,根据被服务对象的要求不断地完善信息化建设。每一个模块的开发与研制必须要考虑到后勤系统与学校相关处室和被服务的师生的实际情况和适用性。否则,注定会失败。

  5.着眼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后勤信息化不单纯是数据处理技术和工具、手段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后勤整体组织机构、管理水平、竞争能力、服务流程优化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程度等多方面的提升。后勤信息化必然会涉及部分人和小集体的利益。所以,在总体上,改革前景是光明的,但从具体细节或个别人的角度看,这个过程可能又是痛苦的。这时候就需要发挥行政的作用,即所谓的“第一把手原则”。需要领导支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与利益,确保改革和信息化实施的进行。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法比较研究

  后勤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后勤系统来说,投入大、风险高、实施难度较大,能否顺利进行,这是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到目前的情况来看,开展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比较单一,我们根据高校后勤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一些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来简单罗列三种常见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1.一步到位法

  即后勤信息化建设一步到位,将现有的各种问题一次性彻底地解决,该方法“毕其功于一役”。但是该方法实现的前提是“先破坏,再建设”。往往因为它在建设行动之前所采取的改革步伐太大,忽略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人能在建设之初就将所有的问题想清楚,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新的问题已经不断地产生。这种方法对于高校后勤系统来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若信息化建设不当则会“愈改愈糟”,甚至使后勤管理紊乱,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2.渐进变革法

  即一次解决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日积月累而最终达成全面改革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温和,不像“一步到位法”那样看上去充满“彻底革命”的霸气,但也有很多人反对,认为一次改变一小部分,可能产生行为与思想上的惰性,出现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等现象。其实开展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者与实施者,都要有“永动机”的变革概念。所以,我们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更提倡以下这种“小步快走”法。

  “小步快走”法就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是一下子去建设一个宏伟的大系统,而是一步步去实现,每一步实现一些功能,能够做一些事情,就把这部分先用起来,然后再做下一步。这种简单的逐渐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有它的实用性与价值性:

  (1)风险小。不用很担心技术开发商的不合适、服务模块开发错误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在后勤系统开展信息化过程中,这些问题发生的概率,应该说并不低。

  (2)见效快。走一步,见一步成效,总比做上一两年才搞定,才开始发挥作用要好得多。事实上,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才搞定的系统,用起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还是一点点用起来,一点点发挥成效对后勤管理者更有吸引力。

  (3)内部阻力小。这实际是上述两点的必然结果。每一步的付出小,同时每一步都有内部受益者,这样当然就要好推进许多。那种“彻底革命”式的变革是要革部分员工的“命”,可能受到的抵触是不言而喻的。

  (4)灵活适应需求。事实上想预先把需求想得清清楚楚,本身就不那么容易,更何况服务流程与服务需求是不断发展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而小步快走的方式,就使得每一次只要面对有限的需求,只需适应短周期的变化(短周期往往意味着无变化),适应起来就要容易多了。

  当然,这种小步快走的模式也往往会让后勤管理者产生一些担心,比如:方向没走对怎么办?怎么保证分散的每一步都能适应大方向?等等。其实,我们的管理者更应该明白,小步走,走错一步就退一下,总比一下子跨越好大一步退起来要容易。至于如果你会连续走错N步都没有发现,那估计一步到位时出错的机率也非常之大,所以这样看来还是小步走合算。其实,局部与整体的一致性问题,才是我们要关心的核心问题。我们的理解是,这个问题在关系数据库出现之后,就不再是多大的问题了。应用与数据,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分离的。比如你可以用一种方法把数据存进去,再用另一种方法把数据展现出来,这里面实际大家在数据结构方面讲的是相同的语言。而且,不同部分的数据,其实也很容易在很标准的关系数据库中按标准的方法结合起来。

  当然,小步快走,不能只顾低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在走一步时,还是要适当地看上两步、三步,看一下路在何方。一些基本的信息系统的素养还是必要的。

  3.螺旋、模态实施法

  此方法流行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将此方法的实施手法结合高校后勤管理的实际,拟出一个方法。即在实施后勤信息化时,在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与需求分析前加入一个步骤,即“模拟上线”运行的培训,使后勤管理系统通过培训,直观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全貌,并使后勤系统从信息化的角度来了解整个高校后勤的运行模式。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进行全员的培训,以部门主管以上的管理人员为主。接着,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思路,从时间、成本和效果等三方面确保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即变革的阶段),这是一个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的过程。

  最后,在信息化项目基本实施完成后,建立相关的运行保证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同时,为新的需求做前期的预研工作(即新的模态实施培训),为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做准备,从而实现整个信息化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螺旋、模态实施”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在于:一方面,技术咨询服务商所提供的模拟培训是否能真正将后勤信息化的精髓很好地贯穿于实际的培训中,所设计的培训大纲是否全面,所涉及的内容是否有启发性等;另一方面,后勤内部是否统一了思想,将后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守香,姜同强,王雯.企业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2]欧阳峰,傅湘玲.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

  [3]杨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3

  刘君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业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也纷纷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但是,后勤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后勤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本文先围绕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就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0-0135-01

  前言

  在高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行政事务进行的前提条件。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后勤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各高校纷纷开始了后勤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来实现餐饮、财务、采购等方面的管理,从而使高校后勤管理的效率得到提升。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后勤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各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还存着较多的问题。基于此,围绕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1.有助于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

  虽然高校主要以教育为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后勤管理也同样重要。一个好的后勤管理,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故此,高校需要重视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要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将后期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此,就能够使高校后勤管理的空间得到拓展,使其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现如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而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更需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现如今网络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那么在今后的发展中,高校需对信息技术将学生的食堂、图书馆等各部门联系起来。无论是教务管理,还是后勤管理,都需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这样能够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

  二、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校的发展中,后勤信息化管理是每个高校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后勤管理也肯定会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后勤信息化的建设中,我国一些高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利用率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许多高校中,都纷纷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但是,从我国一些高校的后勤管理情况来看,在日常工作中,信息化系统的使用率不高,这导致高校的信息化系统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这其实是资源的浪费。如,在高校中,有网上业务报修系统,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报修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此外,一些工作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利用也不够理想,这导致其他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在发展中,许多高校都将发展的重点放到专业教育上,所以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工作对于高校的日常运转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许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不得不说是高校的巨大损失。

  2.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系统资源共享,指的是将后勤公共资源或者信息资源等,通过相关的信息平台来进行统一的展示。例如,库房物品的情况、设备的使用状态、人员的情况等,这些信息都能够在平台系统中进行查询,通过将孤立并且分散的信息进行汇总处理,以便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链,进而解决最初的信息闭塞的问题。

  但是,对于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方面,我国有关部门还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標准,所以在后勤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展开的,所以会建立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只是针对于某一块业务开发的,所以这些系统之间并不存在密切的联系,而是各自独立运行的。在这些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所采用的数据标准不同,数据库系统也会右手不同,而且因为各自所处在的数据环境有所不同,但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难以实现。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或者信息进行共享时,还需要进行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这无疑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也正是因为数据标准不统一,因为信息化技术规范不相一致,这导致高校管理层难以对后勤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利用,不同够对相关的统计信息进行获取,这影响了后勤的管理工作开展。

  3.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现如今,我国一些高校的后勤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特别是一些管理者由于身处高位,而且在学校的时间较久,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后勤管理,而忽视了从广大师生的角度去进行服务。另外,在高校的后勤管理队伍中,许多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学历较低,且信息技术能力较低,管理才能较为缺乏。在这种背景下,即便高校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也会因为后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而难以发挥作用,会导致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受到一定的阻碍。

  4.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如计算机等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而这些软硬件设施的购买,势必会花费大量的资金。虽然许多高校都开始着手后勤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但是由于资金投入力度有所不足,导致其信息化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用于后勤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非常少。

  三、解决对策分析

  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现如今,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要求实现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的管理。故此,需要从高校的管理情况出发,对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许多高校的信息资源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这需要高校在完善后勤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还需要着手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特别是需要以信息网络系统为主,确保学校各部门的信息能够畅通,这样就能够避免各部门之间出现孤立的现象。

  2.对高校后勤信息化体系标准进行统一

  为了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高校领导层需要重视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建立一个统一化、标准化的后勤信息化体系。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对行业行为进行规范,以推动高校后勤管理行业的发展。可以借助部分企业或者机构的优势,对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就是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中,需要对各高校的情况进行了解,以找到其中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当找到这些问题之后,再建立一个统一的体系标准。

  3.重视后勤信息化团队的建设

  要想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就需要一个专业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过硬的信息化团队。现如今,在许多高校中,后勤人员的文化素质、学历较低,年龄偏大,他们对信息化系统不够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故此,在今后的发展中,高校要重视对后勤信息化团队的建设,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尽量引进一些学历较高具有一定计算机素养的人才。此外,也可以从学校内部引进人才,将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而且愿意留校的学生引入到后勤管理队伍之中。除了从招聘上着手,还需要建立职工计算机进修制度,从培训方面着手,对后勤团队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后勤信息管理系统。

  4.加大资金投入

  后勤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高校需要做好资金方面的投入计划,以保证后勤信息系统的顺利建设。当然,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资金水平来制定资金投入计划,在完成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再加强对软件的建设,以推动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语

  综上,在高校日常管理中,后勤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斷发展,许多高校都纷纷着手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后勤信息化建设中,高校需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要重视后勤信息化团队的建设;并加大资金投入。如此一来,才能够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孝彦.广州地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戴江雪.W大学后勤管理现代化现状与改进策略调查研究[D].武汉大学,2017.

  [3]郑建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2):50-51.

  [4]白美进.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建设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49-50.

  [5]杨学伟.关于信息化时代职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0):224-225.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4

  [摘要]高职院校实现后勤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高校后勤社会改革的要求之一,是高校整体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组织了解相关资料,对高校后勤信息化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和意义进行阐述,为今后高校后勤信息化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方法和支持。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16.07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16-0124-01

  高校后勤信息化是指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后勤的各个管理和服务部门建立一个比以往更加便捷、高效、合理的管理系统,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为高校后勤服务提供更加透明的机制,更加完善的服务保障。

  1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很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对高校后勤信息化的认可程度不同,另外不同高校发展规模和实力不同,诸多原因导致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并没有实际上的实施和改进,很多高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一些高校认识到了信息化的优势,开始逐渐实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一些办公软件业逐渐出现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比如:餐厅食堂、图书馆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干部职工和师生欢迎。

  不过,更多的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其投入不高,导致大多数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从整体看,后勤信息化还处在起步和发展的初步阶段。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后勤信息化建设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和后勤管理者的认同。

  2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1高校后勤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

  尽管是分散在不同校区,后勤管理、服务中的文件、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送,实现工作流程网络化使后勤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能够使后勤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服务更加人性化。

  2.2各部门上报的统计数据更加准确

  通过网络采集各处信息,及时、准确地完成统计工作,通过对不同数据的分析处理,自动生成相关报表,标准规范统一,代替利用传统的人工统计,差错率居高不下的现状。

  2.3实现了后勤公共资源的共享

  这一共享是通过信息平台的统一展示调用而实现的,例如设备的使用情况、库房物品的情况、人员的详细情况、财务情况、各种需要共享的信息和汇总的报表等,这些共享的资源都可以在后勤的平台体系中查到,信息化使资产管理更加清晰准确,出入库管理更加完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了节支创收的效果。

  2.4实现了经济的创收

  由于信息化、人员管理、成本核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更加清晰准确,自身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因而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3实现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当前高校后勤的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和利用效益都明显地落后于高校其他部门,更没法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发展较为快速的部门相提并论,在高校后勤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上,明显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益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资金、技术原因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最主要原因是高校相关人员思想意识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地位。

  3.1决策者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多方协调,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3.1.1领导高度重视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

  由于后勤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投入大,牵涉面也广,所以,领导必须要给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制订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为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和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3.1.2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支持

  新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成熟,也不适应发展的要求。要想让信息化系统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在市场经济中立足生存,开展、普及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3.1.3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具体落实到人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需要高校制订相应的管理机制来支持,制订一个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明确完善的监管机制,是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3.2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不断的创新和引进人才

  3.2.1增加设备投入,优化信息化建设

  高校后勤要想实现全方位的数据管理,就要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添置和各种管理软件的引进、使用上不断加大投入,切实加大计算机硬件和管理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

  3.2.2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批掌握并能很好处理和利用高校信息化系统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队伍建设并不完善,许多干部并非管理出身,并且现阶段也不熟悉企业管理。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也不太适应目前高校信息化发展,人口老龄化使得他们很难接受新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这部分领导干部和从业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和意识,导致信息化发展缓慢。因此,为了加快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发展步伐,有必要引进一些专业人才,同时培养和强化高校后勤队伍,建立一个科技知识基础扎实、头脑创新意思强、技术精湛的后勤队伍,以便打造高校后勤出色的管理、服务、生产一体化,为信息化提供有用之才。此外,要充分重视后勤信息系统的从业人员,给予充足待遇和教育培训机会。

  3.2.3转变服务意识

  后勤信息化建设应由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主动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积极转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后勤信息化建设。为适应整个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必须加快推荐速度,构建高校信息化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后勤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系统将是高校未来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5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优势已经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本文则是通过分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达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方式。

  关键词:高校后勤;信息化;必要性

  高校后勤是教育教学、科研、师生日常生活及环境的重要保障,而高校后勤在满足了教育、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自身还应做出调整和改变,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与高校后勤管理的融合,提高了后勤工作的执行力,通过更加规范和协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令高校后勤的服务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也符合了现代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早已进入到了高校后勤管理中,但综合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高校只是把信息技术的硬件应用到了后勤部门,加上一些的办公软件来辅助后勤管理工作。还有部分高校,引入了财务核算、管理、公寓管理等软件来满足工作需求。其中,也有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了一卡通阶段,校园内的饮食、水电和其他消费均可使用。而也有一些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形成了数字管理平台,融合了之前提到的各个项目,并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的管理和分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可以说在国内仍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重视度的问题。根据高校教学目标和自身学生情况的不同,各高校所重视的“点”和发展也各不相同。包括: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自身的科研项目等,但对后勤的发展却有所忽视。多数高校都是以较被动的形式在发展自身的后勤管理,认为后勤对于高校来讲只是一个辅助的服务形式的部分,从而忽略利用信息技术去整合校内外的信息资源,来提高自身后勤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科学性。二是信息化建设专业度不足。这里又可分成两部分,首先是后勤工作人员文化综合素质不高,加上习惯了以往的工作模式,自然很难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作中。其次是后勤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度。因为在国内,信息技术全面进入高校后勤的时间仍然较短,缺乏信息化建设经验,加上高校后勤中缺少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落实。

  二、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提高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首先是管理制度的转变,由传统的管理制度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完善其中缺少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对信息资源的搜集、分析到整合,校内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链接,做到信息技术与后勤服务的全面融合,而不是单一地把部分后勤工作转移到信息技术的硬件中。而想要实现后勤服务电子化、后勤管理数字化,首先要制定和形成可以贯通高校整体后勤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数据统一、信息全面、分类明确和结构合理,保证信息数据可以流通于不同的后勤部门,避免工作重复,提高后勤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增加各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并且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后勤信息化建设也要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根据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来逐渐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最后,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资,很多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资金不足,因此影响了信息化硬件、软件和专业人员的引入。

  2.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单单是指加强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的管理,还应指提高后勤工作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因为,有很多后勤工作人员,因为习惯于以前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就失去了改变和进步的意识,因此讨厌新的技术出现于自身的工作领域中。针对这方面,首先要对原有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和应用领域,以及各领域、行业后勤信息化建设相关知识,以引起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然后着重于高校后勤工作的信息化的培训,但内容在初期阶段不要过于广泛和专业,这样对信息化管理不了解的工作人员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结合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培训即可。其次可以聘请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来带领和指导其他工作人员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免出现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之后,工作人员不懂得如何把学到的信息化管理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的情况。再次,在校内进行关于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包括:学生和教师对后勤服务的看法,收集后勤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所在,以便于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总之,高校后勤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件较复杂和工作,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去分阶段地落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切忌盲目地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造成信息化与后勤管理不能全面融合,从而出现相互制约的情况。

  作者:赵伟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储君.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的提升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104-107

  [2]王伟荣.高校后勤信息化管理之我见[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04期:54-55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我国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教育水平也开始高速发展,学生生活、学习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日渐离不开网络,尤其是高校当中的后勤管理。然而,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当中,领导对于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并不够,没有一个全面的规划,缺少相应的技术上的支持,系统功能不健全。因此,本文在基于对高校后勤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在高校后勤管理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高校后勤管理的现阶段状况,分析其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及对策,加强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规划,完善高校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水平;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一、高校后勤管理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规模不断建设扩大,高校后勤管理也在不断地革新管理技术,因此,怎样将高校各方面后勤管理事物建立得规范化、模块化、标准化,怎样提高服务水平,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是我们当前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一系列经济效益的问题,使后勤能够保障并满足于现今高校高等教育的高水平要求,将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得更加完善,从而使得高校的后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标准,对于高校的后勤管理进行全面的创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科技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的协调发展,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步伐,使后勤管理可持续建设,促进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高校后勤管理的现阶段状况

  (一)高校后勤管理模式陈旧。现今所使用的后勤管理模式没有创新,只是一味地照搬老管理方式,比较陈旧,缺乏新的管理技术,很多情况下都根据管理的需要来临时调动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这样不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缺少整体上的把控,范围的使用也会受到限制,加大了劳动量,工作效率也降低了,而且可靠性、准确性等等都不高,不能够适应当今高水平管理的发展需要,因此,我国学校庞大数量的学生信息量已经无法满足于陈旧的管理模式,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二)高校后勤管理设备不健全。传统的管理设备已经不满足于现代化管理要求的.需要,跟不上现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学校对于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高,设备的不完善使得不能够深层次地研究网络信息化,软件使用随意;此外,在众多的后勤管理方式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统计的方式,成本和效率低下,达不到信息化建设的标准。

  (三)高校后勤管理当中资金与技术的不足。近年来,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社会研究方面与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与高校的发展相比较,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限制,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系统的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很落后。在一项调查研究当中发现,29所高校当中只有1所学校的后勤管理应用了信息化建设技术,只有4所高校配备了专业的后勤管理技术人员,大部分的高校建设资金与技术的投入都不满足当前后勤管理建设的需要。

  三、对于加强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对策

  (一)更新高校后勤管理观念。要改变高校后勤管理的观念,加强对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先从最基本的改变观念开始,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要充分地认识到并重视起来,由此才能够加强对于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人才以及技术的投入量,使高校后勤管理得到保障。因此,要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加强和更新高校后勤管理的观念,努力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

  (二)完善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设备。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在建设中的组织与领导,加强对于硬件设备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方面的投入,形成合理的、有效的、成熟的管理方式,保证高校后勤管理的平稳运行,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工作效率。目前对于高校物资紧张这一类问题,除了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量,还可以向社会进行筹集资金等方式来争取物资,加快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基础建设,早日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变得科学化,促使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快速步入正轨,通过硬件系统设备的建设来打下信息建设的良好基础,有利后勤管理网络平台的建立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加强对于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若想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具备管理经验的高素质团队人员,只有将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设备的应用能力进行提高,才能使后勤管理进入信息化操作管理。因此,可以适当组织对于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定期的学习与培训,引进具备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与先进管理观念的人才,建立完整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后勤管理体制,保证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当中,高校后勤的信息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实现高校信息化的一种手段,又是促进高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实现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迫在眉睫。虽然对于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的传统方式方法众多,但传统的方式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资金与人力,且管理的范围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复杂状况,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节奏。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后勤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子祥.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J].学园,2017(30).

热门标签: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浅谈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六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