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16篇)

时间:2021-08-10 百科大全 点击:

【www.shhhjz.cn--百科大全】

    融资,英语是融资,狭义上讲,是企业筹资的行为和过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文章16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今年是农村两委换届年,农村正在开展新一轮村“两委”换届,如何保证换届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成为基层各乡镇政府年底工作的重点。

  一、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问题汇总

  (一)宗族宗派干扰的问题。宗族宗派势力在农村普遍存在,宗族观念在农村群众中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候选人多是村里大族大姓的代表,选举过程中利用家族势力拉选票,左右本族本姓村民投票,使自己当选;有的村派别显现,各选各的代言人,互相攻击,选票分散,难以过半数,致使选举不成功。

  (二)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一些经济条件好的村,村民参选的意识强,贿选现象普遍,一些候选人为能成功当选,跑关系,拉赞助,对村民施以小恩小惠,民主票很容易就变成了“关系票”、“家族票”。而一些后进村、难点村,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涣散,很多村民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不强,要么存在着“事不关己”的心理,不去参加投票;要么不会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感觉选谁无所谓,别人选谁我选谁,使选举结果不能广泛代表民意。

  (三)选举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有的村选举工作缺乏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选举失败;有的村干部对国家选举政策、换届程序和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引导群众正确参与选举活动,甚至减化程序;有的乡镇领导与某候选人关系较好,在操作过程中故意简化某些环节,影响选举的公开、公正性,引起群众不满。

  (四)群众上访问题。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特别容易成为群众上访大爆发的时刻,村内积压的矛盾处置不当,很容易在换届期间爆发。集中表现为财务问题,如村财务不公开、假公开,村干部非法挪用、处置集体资金、资产等村级财务问题;村务问题,如村干部办事不公、优亲厚友,侵犯群众利益;土地征占补偿问题,如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的强征、违法征地现象,或是农民对补偿标准不认可、补偿款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换届选举中就会集中暴露,影响换届选举。

  二、对农村两委换届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选举的组织工作。作为主管村级换届的乡镇、街道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制定有效措施,引导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首先,乡镇党委、政府要制定严格、详细的选举方案,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镇党政班子成员要对所分包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负总责。其次,提前开展矛盾排查工作,对群众多次上访的问题做集中的清扫处理,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做好安抚工作。再次,审计村级财务。换届前,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和财政所要做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审计清理工作,审计完成后,封存账务和各社区公章。

  (二)创新选举的工作方法。选举前,对各村“两委”的基本情况、干部群众的思想状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逐一分析村情选情,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选举。可以先期组织试点运行,主要是为换届选举工作全面铺开探索路子、提供样板。对村情比较稳定、适于换届的,要及时安排,按期换届。对重点村,要找准问题症结,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选派工作组驻社区指导。对村情复杂的后进村、难点村,纪检、派出所、司法所要提前介入,为换届选举创造条件。总之,要摒弃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对各村的选举进行分类指导,务求实效。

  (三)加大选举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重点向农民介绍什么是贿选及法律对贿选的处罚规定的理解,强化选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加深对有关村委会选举的相关法规的认识;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宣传换届选举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提高党员群众支持选举、参与选举、依法选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2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是党组织建设最经常、最基础的工作,是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精神状态、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使党员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筑得更加坚实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

  有部分同志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指导思想的把握,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经济工作是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抓经济建设要紧,党员教育工作放一放无关大局。二是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党员教育是软指标,只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党员教育工作就自然抓好了,“一俊遮百丑”。三是认为党员教育是老一套,教育内容是“老三篇”,教育形式是“三会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有些过时了,不太起作用了,是在做“无用功”。四是认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好办法难寻”,感到束手无策,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五是认为党员教育工作就是开展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注重营造“政治气氛”,形成“教育声势”,以强高压、大声势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衡量标准存有偏差

  有的同志觉得,能把党员管住、管死、管得不出问题就是好办法;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掉队的”,只要党员不与党组织作对,不当群众尾巴,能够“随大流”、“过得去”就可以了;还有的满足于本单位党员“多年没有犯罪的”,没有违法乱纪和不合格的。

  (三)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陈旧

  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形势变化了,但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却一成不变。一是“一贯制”。党员教育基本上以学文件、读报纸、看录像为主,采取以会代训、办班讲课等常规教育方法,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多年一贯制,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二是“一刀切”。党员教育从上到下“一个声音”,而下级又不管上级的要求是否符合实际,只是“依葫芦画瓢”,形成“上下一般粗”。三是“一锅煮”。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无职党员,机关党员还是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还是青年党员,不分行业,不分群体,不看对象,“一个方子吃药”。四是“一家忙”。内部把教育活动搞得热热闹闹,外界则显得冷冷清清,出现党务部门特别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一家忙”现象,党员教育工作陷入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

  (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缺乏调动党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二是缺乏党员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三是缺乏党员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教育效果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导致一些地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形成工作一般低水平化。

  二、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法

  要解决当前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应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转变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党性实践的新载体,真正使党员在政治上坚强起来,思想上纯洁起来,行动上先进起来,形象上高大起来。

  (一)党员教育上要突出实效性

  目前,要充分利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的开展,把农村党员熟练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善于把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具有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点,解决好农村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以及根据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千差万别,做到区分层次,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对那些思想守旧,无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党员要作为主要工作目标,采用集中培训、实地参观、现场示范等形式,用身边的人和事,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观效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那些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农民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党员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对那些头脑灵活,率先致富的青年党员,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培训,逐步、有意识地使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二)党员管理和教育上要突出灵活性1.创建微信党课教育新平台,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创党课教育新阵地,推行“微信党课”教育活动。利用微信平台,将相关的党课教育内容通过微信的形式发送到农村党员的手机上,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干活还是外出打工挣钱,都能及时得到“微信党课”的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拓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新渠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使远程教育成为了“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有效载体,为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带来了实惠,同时也加快了农村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3.扎实开展党建活动,丰富教育管理内容在农村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党组织及党员中开展争创“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通过树立典型,弘扬正气,促使广大党员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工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拓宽新的空间。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农村党员队伍的实际,今后在党员活动方式中要大胆探索,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一是以党员远程教育为主,发挥电化教育的优势,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党员,可通过网络来实现网上的学习与交流,激发党员学习兴趣,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二是从集中活动向小组活动转变,按照党员特点和行业分布,划分若干个党小组,平时以党小组活动为主,支部按季活动一次,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三是以党性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党员促其发挥作用,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在中青年党员中可以开展以双培双带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实践活动,以村党支部或党总支为单位,根据党员从事的产业和特长,划分党员责任区,划分党员帮带小组;在老龄党员中开展以发挥余热,再创辉煌为主题的党性实践活动,发挥老龄党员党性观念强,业务时间多的优势,鼓励老党员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4.健全党建责任体系,强化教育管理职责

  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并定期督促检查,增强远程教育综合效果;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等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加大党员教育投入,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尽力解决了党员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确保每年举办一批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班。

第3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省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面临着村干部经济待遇稳步提高、各级加大从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公开招考副科级干部,村干部岗位吸引力逐步提高、参选人员显著增多的新形势、新情况,以及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出推选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优秀人才的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全省村“两委”换届选举3个试点区(市、县)之一,我们枣庄市山亭区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换届选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直接影响换届选举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强化措施超前防范。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个别乡镇存在选人视野不宽、选人标准不高的问题。

  这类乡镇主要是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担心换届引发新的矛盾,片面追求稳定,对工作要求不高,仅仅满足于一般化的完成换届选举任务,对一些政绩平平的干部,不愿做工作让他们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去,致使这部分干部在村干部岗位上干了一届又一届,村容村貌没有大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不到明显改善。同时,有的乡镇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研究哪个村的班子,眼光只是局限在哪个村,搞“矬子里面拔将军”,造成选人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真正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二是有的村对选举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宣传解释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程序操作不规范。

  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女性进村委会等政策作了调整。有的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政策规定的宣传没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别村对一些必要的程序进行了变通,操作环节不够严谨。

  三是有的镇村对选派优秀人才到村任职思想有顾虑、不放心。

  近几年,围绕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各级加大了选派大学生村官、机关干部等优秀人才到村任职工作力度,促进了农村的科学发展。但有的镇村认为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多数是临时“过客”,在村级担任发展顾问或“助理”等职务还可以,对于他们竞选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参选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主任,思想上有顾虑,片面认为他们难以长期扎根农村,工作上不能全力以赴。特别是认为大学生村官虽然有知识、有热情,但年纪轻、经验少,如果让他们“挑大梁”、担重任,恐怕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可能会影响到村里的发展。

  四是个别合并村存在当选干部扎堆或换届选举难成功的问题。

  由于地域、资源等差异,致使有的自然村的群众在选举中表现出强烈的排外情绪。在合并村中,党员或参加选举的村民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村,这个村的干部当选的数量多,而其它自然村则当选人数少或根本没人当选,形成“干部扎堆”现象。也有的几个自然村基本上势均力敌,各自为战,结果候选人谁都难过半数,导致“换届选举难成功”。

  五是有的村妇女竞选热情不高、村民不愿意推选妇女进村班子。

  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大部分农村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多数忙于家务农活,很少参与村内事务管理,加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民主意识,存在怕担重任、不愿竞争等心理,对政治参与冷漠,缺乏主动竞争意识。同时,由于妇女多数从事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等专项工作,在村民中的影响力较小,一些群众认为她们难以应对农村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即使选上了也干不好,因此不愿意推选妇女进入村“两委”,特别是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或村主任。

  二、建议及对策

  围绕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提出了“换出战斗力、创造新经验、实现新跨越”的三个工作目标,确定了突出选拔四类优秀人才(各类经济能人、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离岗退休干部、优秀妇女)进班子,特别是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认真进行了解决,确保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工作实践,我们建议,在全省面上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党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超前分析预测村“两委”班子意向性人选,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最佳人选。

  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选出高质量的班子,特别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选准选好村党组织书记。我们选举前,各乡镇在组织考察、广泛推荐的基础上,专门召开党委会议,逐村分析研究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意向性人选,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的最佳人选。建立了事前沟通制度,各乡镇对村党组织书记意向性人选,由区换届办进行审核把关,对达不到标准条件的暂缓组织换届选举。同时,严格落实乡镇党委书记的责任,区委书记与各乡镇党委书记签订了责任书,增强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好工作的责任感,避免了降格以求的现象。

  二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在职数配备、选举方式等方面不搞“一刀切”。

  各地基础条件不同、情况千差万别,特别是这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对户籍不在本村人员参选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确定村“两委”成员职数、采取的选举方式,以及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人兼”等方面,也要结合各地实际,灵活掌握。比如,有离岗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或机关干部到村参选的,如果仅靠村党员推荐、群众推荐,有时很难把他们推荐上来,就应当增加党组织推荐的方式,为此在村党组织换届时,我区提出了“两推一选”(或两推直选)、“三荐两评一选”(或三荐两评直选)、无候选人直选等多种选举方式,供基层选择,既有效扩大了基层党内民主,也让各乡镇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三是要突出抓好“两个引导”,尽最大可能吸引优秀人才进班子。

  开展村“两委”换届,关键是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我们在工作中注重抓好“两个引导”,即引导优秀人才积极竞选村“两委”成员,特别是竞选村党组织书记;引导广大党员群众选举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在引导优秀人才参选村“两委”成员方面,区换届办分别制定了支持鼓励经济能人、优秀离岗退休干部、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妇女等四类优秀人才参与竞选的文件,召开了支持鼓励四类优秀人才竞选村“两委”成员座谈会,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在引导党员群众选举优秀人才进村班子方面,在充分宣传优秀人才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举办优秀人才事迹展、组织优秀人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措施,让党员群众了解优秀人才、熟悉优秀人才,主动选举优秀人才进村“两委”。

  四是要深入宣传发动,真正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

  选什么样的人进班子,特别是选什么样的人当书记,党员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只有真正摸清党员群众的意愿,才能掌握换届选举的主动权,只有科学引导党员群众,才能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比如,我们在换届选举前,逐户发放《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须知》,对换届选举的政策法规、选人标准、程序步骤以及各类优秀人才的特点、优势进行广泛宣传,有效地杜绝了宣传解释不到位的现象。为营造良好的换届选举环境,各乡镇成立了村“两委”换届选举监督委员会,各村成立了监督小组,换届选举各个关键环节,都由监督小组成员和参与竞选的人员共同签字认可,较好地解决了执行政策规定不严格、操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五是要畅通群众来信来访的渠道,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现场的掌控。

  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群众的来信来访如果得不到及时答复或迅速解决,往往就会重复反映、集体反映、越级反映,很容易使一些小矛盾酿成大问题。在畅通来信来访渠道方面,我们建立了来信来访快速调查处理机制,设立了统一的政策咨询和来信来访接待机构,公开政策解答专线电话。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调查处理,及时向党员群众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在加强换届选举现场掌控方面,制定了应急预案,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执法督查组和应急分队,对有外部势力干扰动向的村实施重点监控,强化现场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换届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4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针对律师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目前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塑造良好的律师形象,注重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执业行为;建立健全优化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律师队伍素质。
  关键词 律师工作 职业道德 建设
  作者简介:蔡永清,河北民剑律师事务所,研究方向:法律职业道德建设与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9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09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也加快了脚步,目前已全面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这种形势的发展使得法治进程中的重要角色人物——律师队伍不断壮大,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和深入,律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广大律师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律师队伍的庞大和法律进程正在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使得一部分律师的职业素质提高不上来,道德水平偏低;由于受经济社会中不正之风的不良影响,在律师队伍壮大的同时,律师的门槛降低了,律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下降的趋势,这部分律师在工作中法律正义天平出现倾斜,在工作中违心行为、违背职业道德底线的行为屡见不鲜。针对律师工作中存在的不容忽视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就目前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律师的道德建设关系到律师工作的质量和生命。和谐社会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国家的安全稳定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民主法制建设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司法的公正、司法教育、反腐倡廉需要道德素质高的律师队伍。
  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规范和整治律师行业的不法行为,维护律师的职业声誉和社会形象;有助于推动我国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各种社会主体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更好的维护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律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用崇高的职业行为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对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繁荣、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当今形势下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律师就是用专业的法律知识,根据事实运用法律专业技能为当事人辩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职能主要是担当法律顾问,维护委托人的主张,代理诉讼、调解或仲裁活动,并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但目前的状况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律师自身职业素质不高
  虽然律师实行了专业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大多数律师也经过专门的法律院校专业学习、培训,但是专业技能技巧很差,更谈不上执业经验,甚至连起诉状、答辩状也撰写的词不达意、漏洞频频。代理和答辩的材料更是不负责任,有时前后矛盾,适得其反。
  (二)律师代理费的收取不规范
  按照《律师法》的规定,律师代理费的收取应该是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来收,律师自己本人不能独自收律师代理费。但是,目前的律师代理费收费管理混乱,律师个人收取代理费的情形比较普遍,个人接案、个人要代理费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有的律师虚张声势、漫天要价,或是夸大案子的难度和复杂性人为多收律师代理费。也有的律师互争互抢案子,把代理律师看作是市场,不分青红皂白,不问案情,甚至违法相关规定额外收取其他的费用。
  (三)个别律师的职业行为不端
  还有个别的律师不注重职业修养,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知识提升没有计划,不放在心上,无所事事,今天拖明天,明天托后天。有的律师执业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商业化倾向日趋严重,甚至把主要精力用在拉业务、找案源上,或是投机钻营拉关系,搞不正之风。有的律师职业道德缺乏,诚信缺失,对当事人的权益不重视,代理不尽责,不能很好地履行代理职责,对当事人敷衍塞责,只是追求代理辩护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司法公正;极少数的律师泄露在行为活动中知晓的当事人隐私或商业秘密;个别律师的不良表现严重损害了律师队伍的整体形象,累积的深层次矛盾,致使人们对律师形成了不好的印象。
  (四)律师行业不正当竞争,扰乱秩序
  法律服务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正当竞争。这种竞争一般表现为:一是个别律师采用给雇佣人“回扣费”的形式拉客户、攬案子,雇佣人揽的案子越多,得到的回扣越多,采用这种不正当的方式稳定案源。二是个别律师依仗多层关系通过以和单位企业签订法律顾问的协议等形式来垄断律师代理业务。三是为了多揽业务不择手段,有意无意的捏造事实,诋毁其他律师,致使个别律师的行为损毁了律师的形象,危及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极个别律师的职业行为违纪或涉嫌违法
  也有的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私自接受委托、收取好处费,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利用提供法律服务的便利牟取当事人争议的权益;或是与对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恶意串通,侵害委托人的权益;办案过程中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司法工作人员;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或代替当事人向法官、检察官、仲裁员以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行贿,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方式影响公、检、法有关工作人员依法办理案件;甚至是阻挠对方当事人提供合法的证据,或者是设局利诱他人伪造虚假证据,甚至是煽动、教唆当事人用不正当的方式去威胁、上访、寻衅滋事干扰正常的司法程序。
  三、完善与优化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塑造良好的律师形象
  《律师法》界定了律师的行为和使命,赋予了律师公平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崇高使命。律师持证上岗后虽然可以做代理办案,在维护委托人利益的同时收取一定的代理费,是律师职业的正当所得。但是另一个方面也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社会职责,所以,要加强律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学习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精神,开展经常性的律师职业道德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律师的行为工作中,增强律师的职业使命感。同时,要加强律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律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与提高业务水平的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律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律师的社会使命感。特别是在拜金主义、腐败风气尚存的环境下,要自觉抵制金钱至上和不正之风的影响,塑造良好的律师形象。
  (二)注重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
  打铁必须本身硬。要想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就要通过法律学习和法律培训以及其他法学活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除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我们的律师及时把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专业内容中,同时还要随时关注法律条文适用的变更,更要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过硬的业务素质,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健全完善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机制
  各地司法部门、律师协会要按照司法部、全国律协的规划部署,将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列为律师年度培训必修课,纳入实习律师、初任律师职业道德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加强地方律师培训基地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工作体制和机制,要把职业道德教育编印成册,或写进课堂教材中,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是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和培训工作经常性的开展,形成制度,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道德教育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采用微信群、QQ群、微博等多种现代化的宣传教育模式,拓宽、丰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式。要在坚持全员轮训的基础上,做好分类、专项教育培训工作。要健全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将律师职业道德培训纳入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培训计划,提高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的效果。
  (四)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规范律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对律师执业行为要加大监督、指导的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律师的执业行为进行检查,整风肃纪,规范行为,提高律师模范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使律师的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要经常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执业行为,禁止一切不规范的行为。要加大举报力度,开通举报热线,对检查和监督结果及时公布或曝光,同时采取经济处罚处罚和吊销律师资格证书处理,对严重的违纪行为绝不姑息,对屡教不改,经常犯错的坚决清除律师队伍;对涉及违法行为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五)健全完善律师执业行为考核奖惩机制
  要围绕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规定,对律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全面、认真地教育评查。一是完善律师年度考核机制。将律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情况作为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和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成为每年检查考核的常规项目。二是建立诚信等级评定机制。学习借鉴律师行业开展诚信等级评定机制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在全区律师行业建立诚信等级评定机制。通过诚信等级评定,提高社会对律师诚信情况的辨识度,提升律师行业社会公信力。三是用评先创优的方式树立一批好的典型,表彰那些好的做法,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严明纪律,完善制度,依规章制度查处违规行为。
  此外,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重要的是要加强领导,站在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律师队伍建设中现在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正确面对,切实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确保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廣大的人民群众,才能对得起律师肩上的天平。
  总之,我们要提高对当前社会形势的正确认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整肃律师行业行风,促进律师行业自律;要进一步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强化律师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使律师明确其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也要让他们律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使律师具备高尚的执业思想,转变执业理念,模范的遵守执业纪律,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和水平;同时要加大对律师执业行为的管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使律师执业行为的监督落到实处,对严重违纪违法的律师要加大惩治力度;为建设一支人民信赖、政府放心的律师队伍,保证律师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娟.我国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1).
  [2]林野丽.浅论律师协会的惩戒权.法制与社会.2008(8).
  [3]钱欧.日本律师制度简介.中国司法.2008(5).
  [4]白化秋、梅奕敏.律师制度价值论.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1).
  [5]黄振中.论新中国律师的性质变化与转型期之定位.法学评论.2010(4).

第5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稳定好转,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严,但各类生产安全仍然多发,针对目前这种现状,笔者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想谈谈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安监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总体认识不足。个别基层领导对安全生产的理解存在偏颇,对安全生产过程管理认识不足,认为只有生产厂区才会涉及安全,出现事故纯属偶然;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不能摆正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多数业主自认为企业多年没发生事故,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总是强调调历史客观原因,对事故隐患存有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投入;

  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安全认识不够,安全投入欠账严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缺乏专业安全知识。

  二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人员不足。安监局成立时间晚,编制人员少。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安监部门执法监管任务也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有限的安监机构人力资源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但全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只有8万多人,并且,这8万多人中,省以上安监机关占了30%以上,真正在基层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人员只有不到6万人,又如何对这1030万户企业进行安全监管呢?何况,随着编制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对安监部门的调整去留不尽相同,有的得到了提升,有的却受到了削弱,依靠安监机构直接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力不从心。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制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是提高监管能力的关键。尽管安监人员的数量较以往有了较大增长,但来源大多要么是从部队转业,要么是从其它部门分流而来的,真正的安全生产监管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人员结构不合理,能力参差不齐,真正懂安全、会监管的人员严重极度匮乏。再者,目前基层安监机构经费普遍紧张,车辆、设施、办公条件等相对较差,日常安全检查、执法监察主要凭眼观、手摸、耳听、鼻嗅,检测检验仪器缺乏,检查手段落后,无任何自救和防护设备,严重制约安全监管力量的发挥和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是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法制越健全,部门之间的协作越重要。因为法律授予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权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某些监察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其他部门,有些方面的业务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目前在安全生产行政监察上,还是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协调,没有行成合力。

  五是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仍不足。现在县级以上都设立了安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各企事业单位也按有关法律、法规配备了相应的安监人员,而乡镇一级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各乡镇除分管领导外,就只有一个专(兼)职安全员,面广量大的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个安全员是难以完成的,如果是兼职安全员,往往身兼数职,那就更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了,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六是应急管理工作不健全。预案体系建设仍不完善,县级应急预案体系、乡镇、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制定了预案,但不规范、不完整、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

  有的预案没有形成体系,上下脱节、不对应;

  有的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不衔接;

  还有些乡镇、部门、企业没有认真对预案进行宣传和演练,有关人员对预案内容不熟悉,对预案也未检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且也有对预案进行及时修改。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县(市)、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还未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几乎空白,应急管理职责没有落到实处。缺乏经常性的演练与实战操作,试想,一旦发生紧急案事件、险情,一定会需要社会各方的联动,这些,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组织,没有经常性的实战操作,到时候一定会手忙脚乱。

  二、加强安监工作的对策

  一是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是根本,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必须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个人负责、履行职责与推卸职责、担心出事故与预防出事故的关系,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变被动的“要我抓”为主动的“我要抓”。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脚踏实地地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全力支持安监部门的工作,使安全监管政令畅通、畅行无阻。

  二是要强化企业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理应该是责任主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承担指导与监管职责。当前,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基层政府往往不仅承担事故赔偿成本,而且还要承担因事故引发的各种社会责任、社会矛盾的压力,反而忽视了对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的追究。这种企业安全生产成本由政府买单、本末倒置的现象,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利于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通过积极引导和监管,促使企业将安全生产置于生产经营的突出位置,通过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来从源头上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三是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归属于技术工人,特种作业工种种类多,要传授的安全生产知识涉及的专业广,而且有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性。必须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为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提供必备的安全素质。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且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危险性劳动岗位,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人群,也是安全生产领域中最易遭受伤害的弱势群体,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这就要求各主管部门、特别是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高危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四是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安全生产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作为“民生工程”来去实施。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将安全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要加大农村安全设施建设力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搞好供电线路的隔离保护,结合“新农合”建设,加强农村急救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三同时”建设,按照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证正常的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维护;

  要保障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更换。同时,要加大隐患治理的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五是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基层执法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强化政治、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把安全执法人员塑造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原则、尽职尽责、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文字功底、良好心理素质的安监队伍,更好的适应监察执法需要;

  要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内部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管人,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四个到位”:人员要到位,配足安全监管队伍;

  装备要到位,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外部条件;

  职责要到位,按照已经明确的工作职责,尽职尽责,扎实工作;

  措施要到位,要在搞好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监察执法,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要下功夫落实乡镇一级安监机构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职权”。安监队伍建设要向企业、社区、行政村、学校延伸,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其它基层单位应明确专门管理人员,切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要提高安监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可参照纪检监察、计生等部门,对安监人员给予必要的岗位补贴。

  六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对重点工作可采取联合检查执法行动,共同管好安全生产工作,从行政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到生产作业现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全方位监控。要认真理顺综合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方式、手段,提高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赋予综合监管部门对其它监管部门的督查权、问责权、追究权。要全面、清晰地界定综合监管部门与其它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并让其法制化,避免“踢皮球”现象。

  七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目前,各县(市)、区的预案体系建设比较快,下一步重点是抓好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推动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制订和对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完善。尽快构建纵向到底、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预案要管用,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照搬照抄,要尽可能明确做会么、怎么做、谁负责。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应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制定市级专项预案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还要组织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明确具体处置规程。同进要强化预案演练,特别要开展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演练和专业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确保一但有事,能够拉的出、用得上。

第6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安全生产问题特别是基层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市、区政府领导下,通过开展打非治违行动,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巩固年活动,落实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等一系列活动,使基层特别是街镇的安全生产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在现行基层安全监管机制特别是街镇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一、面对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的困惑

  (一)重复监管的问题。

  由于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的不同划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和单位对同一被监管对象同一方面都存在安全监管的职责。这样的重复管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公共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同时,因为不同部门安全标准的不统一,就出现了被监管对象面对上级指导不知听谁的尴尬问题。比如,安监部门和消防部门对地下室出租屋的安全监管,就出现过因为安全标准不统一不知听谁的尴尬情况。

  (二)监管盲区的问题。

  除了重复监管之外,还存在监管盲区的问题。在基层的一些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中,一些不属于工作职责、管理权限、安全标准范围内,

  但是确确实实存在安全隐患,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在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中,一些小作坊的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压力容器就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容易形成监管盲区。

  二、存在管不了、管不好、执法难的难题

  (一)存在管不了的难题。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越来越重视,安全监管工作向基层特别是街镇倾斜成为历史必然。在此背景下,各个行业部门为了抓好各自分管的安全监管工作,也纷纷把安全监管工作下放到街镇。这样,街镇的安全监管就不得不面对消防、食品药品、建筑、危化、质检等若干个方面的工作。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出现管不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存在管不好的难题。

  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煤矿、建筑、食品药品、化学、机械、法律等专业知识,专业性比较强。但是,安全监管机构特别是基层安全监管机构成立时间较晚,现在岗位工作人员多数是从其他部门抽调组成,专业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安全监管能力欠缺,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存在执法难的难题。

  《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只有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有安全监管执法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街镇一级才是安全监管的一线机构,法律规定却没有执法权。这样,本应该负监管职责的街镇对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只能有建议权而不能行使处罚权,这样就造成了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虽然后来通过区县人民政府委托执法这种形式来解决,但是街镇执法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为街镇安全监管部门被委托执法权限比较小,对个人的处罚上限为50元,对违章单位的处罚上限为1000元,因此街镇的安全执法对违法行为没有一点威慑力,对被监管对象难以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三、一岗双责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虽然一岗双责工作机制通过文件形式对各位分管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的安全监管职责进行了分工和说明,但是部分领导、科室工作人员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他们对自己的安全监管工作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推责敷衍,让一些本该由其他分管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负责的安全监管工作,全部压在安全分管领导和安全监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肩上,在街镇就出现了有的人每天轻松得很,有的人每天忙得很的奇怪现象,也许前不久出现綦江区全体安监人员辞职的事件就是这个原因吧。

  四、安全监管中的短期效应

  当每逢重要节假日、国家重要时期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和群众都会对安全监管工作格外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都会对安全监管工作的敏感性降低、忽视和麻木。只有当又一个重要节假日、国家重要时期和重大安全事故来临之时,各级政府、企业、社区和群众的安全警惕性才又被调动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周期性、短期性的效应,对我们基层特别是街镇的安全监管是一个严重威胁。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象,根据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作为基层特别是街镇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要想让辖区的安全生产真正做到安全第一,有效预防,笔者认为有必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认真思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机制下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和现象。

  一、基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建设

  基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建设,不同部门或单位在自己工作职责或管理权限范围内,可以通过分级分类分块监管,定时定点一起对被监管对象进行安全监管、检查。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安全监管资源浪费问题,如果安全标准存在分歧还可以通过现场讨论、交流、协调,避免出现被监管对象不知听谁的尴尬局面,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检查对企业日常生产的影响。基层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

  (一)属地与行业部门的联动。

  属地主要负责综合监管,头绪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专业知识比较欠缺。行业部门主要负责行业监管,专业知识比较强,业务比较精。像食品药品、消防、危化等领域,属地与行业部门可以进行联动,定时检查。属地监管人员不仅可以从行业部门监管人员身上学习到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监管盲区的出现。

  (二)街镇与辖区派出所的联动。

  街镇监管执法人数较少,执法效果不佳,对现场特种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的威慑力不够。辖区派出所执法人数较多,执法效果好,

  对现场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的威慑力较强。像建筑工地等领域,街镇与辖区派出所联动,一起检查,可以有效杜绝特种作业人员违规操作行为,提高安全监管效果。

  (三)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的联动。

  在自己工作职责或管理权限范围内,每个行业部门都有专门的监管领域。像游乐园,质检和安监两个行业部门都有监管职责,就可以采取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的联动。行业部门与行业部门的联动,一起检查,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避免两个部门因为安全标准存在分歧,被监管对象不知听谁指导的问题。

  二、打造一支人民群众信赖的安全监管监执法队伍

  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涉及到的工作领域宽,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管不了、管不好、执法难问题比较突出,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安监执法队伍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基层特别是街镇安监执法队员必须具备四种意识:(一)勤奋好学,乐于思考的意识。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综合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安全执法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只有乐于思考,才能用最新的理论解决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适安康的生活环境。如果墨守成规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二)勤于检查,贵在落实的意识。

  我国安全生产发展的历史较短,在安全生产方面法制不健全,制

  度不完善,监管手段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作为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必须深入安全生产第一线,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动态,严格排查安全隐患,狠抓整改措施落实,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监管到位,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三)依法办案,执法为民的意识。

  作为基层安监执法人员,在日常的安全事故处理中,必须依法准确分析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客观公正的进行责任划分,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的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甘于奉献,舍己为公的意识。

  基层安全执法人员面对繁重复杂工作,要辛勤工作,默默奉献,要把是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放到安全工作的第一位,不要成天叫嚷要个人待遇,追求个人利益。

  要保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安监执法队伍,必须严格建立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选拔制度。

  (一)严格准入制度。

  在职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形式,向社会招考那些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有志于投身于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工作的优秀人才。

  (二)增强培训制度。

  现有岗位的工作人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方式,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和到大中专院校再学习进一

  步深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增加管理制度。

  对安全监管人员除了实行公务员、职员管理之外,还可以实行专业技术管理,鼓励参加注册安全师考试,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

  要保证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超强的安全监管执法队伍,还必须健全法制,通过国家层面修改《安全生产法》,把执法权下放到街镇,有利于解决街镇执法难、监管效果不佳的难题。

  三、健全一岗双责长效机制

  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种类多,门类齐,工作比较复杂,从事安全监管工作比较困难,而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监管工作一岗双责机制,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安全监管工作一岗双责机制通过有效整合不同科室安全生产资源和要素,有效实现基层特别是街镇安全生产大合唱,安全生产一盘棋的可靠保证。然而因为部分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认识不够,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为了真正发挥一岗双责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机制:(一)领导联系重点单位工作机制。

  通过一岗双责的责任分工,各个分管领导都对自己的领域承担直接监管责任。领导联系重点单位工作机制要求每位分管领导在自己的分管领域联系一个重要单位或安全问题相对突出的单位进行重点监管,分管领导必须每个月去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这样就有利于发挥各位分管领导的龙头作用。

  (二)科室联席会议制度。

  由街镇主要领导、安全分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科室联席会议,对本辖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综合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情况通报,使其明确职责,分清任务,一抓到底。

  (三)重大安全协商协调制度。

  由于目前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不利因素,针对一些不同行业监管,涉及多个科室安全生产工作,由街镇主要领导负责督促,分管安全领导负责牵头,涉及部门积极配合,根据一岗双责分工,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为主,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协商协调,并形成会议纪要,按照协商议定的事项分头落实。

  (四)科室联合检查制度。

  在一些涉及到几个科室的安全问题时,几个科室可以联合在一起,深入到企业、社区进行安全检查,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所在,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四、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监管机制

  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监管机制,不仅可以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还可以解决监管中长期存在的短期效应问题。构建全员参与的网络监管机制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一)网格划分。

  基层特别是街镇,把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把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放入相应的网格,通过文件的形式,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强化相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二)电子网络建设。

  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基层特别是街镇一级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畅通的电子信息网络,随时了解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的安全生产开展情况,及时监控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监管效果。

  (三)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

  1、基层特别是街镇,每个网格主要由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四类单位组成。我们分别对安全责任的落实提出要求:

  (1)要求准入企业必须符合标准化建设的A级达标标准,现有企业必须参加标准化建设,长时间无法达B级勒令退出相关行业。

  (2)要求学校必须参加平安校园活动建设,不参加或者效果不佳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3)要求医院必须参加平安医院活动建设,不参加或者效果不佳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

  (4)要求社区必须参加示范社区建设,不参加或者效果不佳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通过创建活动,确保安全基层特别是街镇落实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2、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除了纸质台账之外,还必须建立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时时更新。

  3、监控网络建设。企业、学校、医院和社区必须加强监控网络建设,实行分类分级监控,通过对自己监管范围的监控点进行分析,

  重点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和环节进行监控,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鼓励群众参与。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对安全监管的认识,鼓励群众对安全隐患的举报和监督安全隐患的治理。通过辖区各类人员的全员参与,形成网络监管机制,提高对安全事故发生的预警效果。

第7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1年是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年,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意义重大。认真总结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好做法,摸清新形势下换届选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宗族派性尤为明显。“亲戚亲三代,宗族亲世代”。由于历史的原因,宗族派性在农村一些地方一时还难以消除,特别是在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显现尤为突出,表现在各自为政、互相攻击,张姓不能选李姓,张姓如有人选了李姓,那这个人就是张姓的叛逆,会遭到攻击、排斥、辱骂,甚至会在短期内找出种种理由进行报复,灭灭“威风”或杀鸡给猴看,确保“自家人的胳膊不向外拐”,这样造成选票分散,难以达到过半数,致使选举不成功,使真正有能力、素质高的村民难以入选“两委”班子;

  甚至有的还公开扬言,不选“大族之家”的人就是不行,利用家庭势力进行干扰,左右换届选举活动,使“一家之长”成为“一村之长”。

  二是部分农村历史遗留问题为换届选举埋下了隐患。有的村债务复杂、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对村“两委”出现信任危机,为极少数人借换届之机闹事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是个别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不能正确对待换届选举。竞选村支书、村主任应该以工作能力、带头致富能力、自身威信等获得党员群众的信任,但个别村干部却通过请客吃饭,送钱送礼、拒绝接转党员的组织关系等不正当手段进行拉拢活动,严重影响了换届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使选出来的人不能很好的代表群众利益,造成村内各类矛盾的升级。如益阳市迎风桥镇左家仑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彭伟清在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参与拉票贿选活动,事发后,根据群众举报,经查实,迎风桥镇党委决定取消彭伟清候选人资格,并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其党支部书记职务自然撤销。

  四是外出人口多,“老”“小”不管事。近些年来,农村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多年,去向不明,剩下的只是一个户口,在家的不是“老”便是“小”,换届选举似乎与己无关,选谁我都没意见,有的直至选举结束不参加一个会,凡事都得选委会成员上门办理,这种现象造成选举质量不高,进村“两委”班子的大都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很难适应现时要求。因为外出人口多,要达到登记选民80%的有效数,难度更大。我区农业人口人,初步统计具有资格登记的选民    万多人,外出务工人员有    多人,占了选民总数的  以上,如何联系、谁来联系、联系经费等问题值得思考。

  五是“官本位”思想。部分村民富起来后,迫切希望参与政事,以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在村务中拥有发言权和决策权。于是利用自己手中的经济优势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成功者不少,也就出现了“富人治村”的现象,在全区也不鲜见。虽然有的在任期间给村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但有的一方面目的是为以后当公务员打基础作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发展项目上巧取毫夺国家项目及资金,为我所用、唯利是图。

  六是现任村支书、村主任相互攻击争权夺利。有的村选举不成功或主职干部职数欠缺,主要原因是现任主职干部被选入候选人之后,相互煽动,拉帮结派,讨好卖乖,搬弄是非,自制一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在选民中曝光,给选民造成误解和错觉。结果有可能实行补选,更有可能两败俱伤,选举失败。有的明知自己年龄较大、水平较低、工作能力不强、又不主动让位,但预测本次换届选举很可能落选,便对选举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积极,发现操作程序上有疏漏,不报告不纠正,待自己落选后便当众宣布选举某些程序不合法,选举结果无效。

  七是对候选人“找岔”,借机诬陷。一些想当村干部的村民或者上届落选的人员以及与村干部个人之间有矛盾的人员,为了在本届中获胜或把现任村干部“撵下台”,便利用村干部述职、测评、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时“找岔”质问、泄私愤,或起哄闹事,给竞选人员设置种种障碍,造成不良影响,蒙蔽不明真相的选民一时顺应他们;

  有的甚至在选举日当日挑起事端,捏造事实,当众进行侮辱、诬陷,使选举难以成功。

  八是选举程序和方法有待规范。区委已出台了今年换届选举的工作方案,对乡镇而言,只有指导性不具备可操作性,特别是竞选人(候选人)资格认定(产生办法)、登记选民、职位设置、选票判定等方面应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民政部门应制定一整套模本供乡镇操作。同时乡镇在运行中更应把握以下细节和问题,如:有的选委会成员对相关法律程序没有吃透弄懂或一知半解;

  有的重视了大环节,忽视了小细节,甚至简化程序,草率行事;

  有的不结合村情,生搬硬套,怕麻烦,特别在核对选民、参选比例、票箱设置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有的不向群众讲明换届选举的程序和方法,积极去引导群众,而与某候选人关系较好,在操作过程中故意简化某些环节,采取掩耳盗铃,出现选举不公正,导致群众不信任,给选举工作带来麻烦。

  九是新班子产生后难以开展工作。一种可能是落选村干部(包括原任主职干部因为“一肩挑”落选后改任委员)由于心理不平衡,极力排斥新任村干部,千方百计制造障碍为难新班子;

  另一方面是新老班子交接不及时,用历史的问题作条件,不移交村公章和财务,造成新班子失去信心,工作被动或很难开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是乡镇要成立两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及其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及培训方案,做到一个乡镇一个总体方案、一个村一个具体方案,通过卓有成效地工作,逐步把党委的意图变成群众的意愿,保证换届选举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加大对换届选举工作的宣传力度。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召开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和村民代表会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宣传村级“两委”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程序方法等,真正让群众明白,积极参与、引导群众正确对待选举,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在选举前,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介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工作能力和政绩,让选民更进一步了解候选人,同时也要尽可能联系外出有选举权的村民,告知他们的选举日期和相关事宜,努力让他们及时回来参加选举,以体现更多数人的意志,并要鼓励、支持那些真才实学、有经济头脑、能爱民富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外出打工青年参与竞选,增强“两委”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镇情对村级班子状况和村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认真分析换届选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分类工作措施。重点是把那些群众基础好、综合素质高且年龄在支部党员中相对年轻的党员推选进村“两委”班子,在确保比例的同时又注重实际,实行“一肩挑”,不严格追求比例;

  把那些村情复杂、换届有可能出现问题,群众换届愿望又比较强烈的,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排查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为顺利开展选举工作创造条件;

  对那些宗族派性明显的村,摸清各派的底子,找准关键人物,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说服教育,使他们抛弃狭獈的思想观念,从本村的大局和长远发展出发,选好本村的带头人;

  对那些“找岔”、泄私愤甚至诬陷、煽动闹事的人,依然要与他们面对面交谈,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缩小矛盾,若仍有阳奉阴违,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必须做好维稳和防范措施,必要时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法律的尊严,确保选举成功。

  四是搞好选举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选举工作是一项即简单又复杂的细致工作,往往是一讲即懂,一接触就错的工作。选举的程序就像机器上的零件,一旦装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搞好选举,培训工作必须环环到位。首先是选举指导员要全面掌握操作程序,宏观的、微观的精神要吃透;

  然后是选举委员会成员在具体操作上准确率要达100%。一环出问题,环环都报废。如:今年河坝镇新秀村村主任另选程序中收回选票数多于发出选票数,导致村民告状,选举无效。还需特别注意的是,有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是选举工作的“老手”,有经验,思想麻痹,甚至在程序上搞自主创新,因陋就简,这种行为是绝对不许可的。培训的目的是要使所有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换届选举的方法、程序,切实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骨干队伍,真正担当起把关定向、工作指导的重任。

  五是循序渐进地搞好村委会的选举。在选举工作中应强化党委、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候选人的确定上应充分考虑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这样搞几届后,待村民的思想、政治素质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完全由村民来确定候选人。同时,增强《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可操作性,对一些具体问题,如候选人资格条件及产生办法、贿选的界定、选民资格的认定民政部门应该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加细化,不能有模糊概念,以便于乡镇党委、政府实施。此外,还应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对不称职的干部排除一切干扰坚决予以撤换,营造一种能上能下的氛围,从而使广大干部时刻绷紧干好工作、为民服务这根弦。

  六是做好落选村干部工作。一是要及时做好村主职干部落选后的思想工作,与他们交心谈心,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教育他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稳定他们的情绪,使他们落选不落后,落选不落志,甘当铺路石、马前卒,支持新班子工作。二是落实经济待遇,及时兑现离任村干部的工资和欠款,如经济条件许可还可以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受差额职数限制落选的人员,要多给予他们精神鼓励,提高他们的信心,使他们继续为村级经济发展出谋献策。四是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换届选举前应督促协助村“两委”把三年来的各项帐目核算清楚,限期关门,并规定选举结束后若干天内必须移交,办好交接手续,对超过规定时间不交印章、不交帐目的采取强制手段,对侵吞公物、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惩处。

  七是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对于村级“两委”换届选举,群众非常关注,操作不当就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在换届选举中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信访热点排查登记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排查,登记在案,争取工作主动权。二是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对换届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村级必须上报给乡镇党委、政府,做到早报告、早解决,把选举中的不稳定因素牢牢控制在视线之内。三是对来访的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影响稳定。

第8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党历来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建的首要任务,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新时期开展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区委十分重视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引导全区党员干部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握机遇、促进发展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但面对当前四个多样化的复杂形势,我区机关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着诸如重干轻学、重读轻议、重旧轻新、重唱轻做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当前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认识上,自觉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在相当一部分机关党员干部头脑中还存在着轻视和忽视理论学习的思想,对理论学习认识上不重视,自觉学习意识不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被动的参加理论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少数部门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把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学习时间、经费和制度都难以保证。有些领导虽然也认为学习理论不可少,但认为是软任务,而把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当作硬任务,时常出现硬任务挤压软任务现象,使理论学习落不到实处。不少领导和干部认为“理论学习空对空,基层工作实打实”,抱着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影响了学习效果。也有的领导和干部认为自己是“老机关”了,平时报纸杂志文章也常看,理论水平蛮高了,产生自满情绪,对理论学习缺乏热情。  

   2、在学习方法上,形式手段单一,缺乏吸引性。当前机关理论学习大多采用老办法,在学习形式的创新上探索得不够,“一张报纸、一杯茶,围在一起听报告”成了机关干部理论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形式以听、读为主,内容大多以纯理论为主,枯燥乏味,常采用满堂灌输的方式,往往是讲的人滔滔不绝1小时,听的人昏昏欲睡60分,讲的人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听的人索然无味开小差。即便是听后的发言讨论,往往也是脱离实际的空议论,而且还会常常跑题,最后在对某个大众敏感话题的哄笑声中嘎然而止,起不到讨论的实际效果。这种单调的学习模式抑制了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的结果是使相当一部分的党员干部产生厌学情绪,对理论学习缺少兴趣。  

   3、在学习效果上,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践性。当前机关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着片面强调形式,喜欢做表面文章的现象,爱干面子的活,只求花样多、活动多、口号新,不注重教育的质量、效益和成果。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只求一个到课率,每次理论学习都座无虚席,人人做笔记,看似很认真,其实是课停人走,笔记本一合,万事大吉。同时在机关理论学习中还大量存在着为了理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往往只是用理论学习装门面,实际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完全脱节,起不到理论指导实践的应有效果。  

   4、在学习机制上,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性。从我区机关理论学习的现状来看,虽然建立了一定的领导、督查、考核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如干部理论考试是检验干部理论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但现在每次考试都是试卷、答案一起发,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成绩全优。这种自欺欺人、徒有虚名的考试形式,不仅亵渎了理论学习,还败坏了机关干部的学风。  

   二、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对策  

   1、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增强自觉性。新时期干部理论学习教育,要注重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寻求新的载体、新的形式,力求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以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改变过去那种“如雷贯耳”的强制性、灌输式教育方法,倡导一种“润物油无声”的渗透教育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增加理论学习的“自选动作”,减少“规定动作”,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探索不同学习途径。如开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等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以讨论促学习。理论学习教育还要引进现代化教育手段,如用电化教育代替开大会,用网络学习代替集体阅读,用观看光盘、录像带的方式弥补报告会的局限性,以新的方式和载体,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2、适应需求,在内容上体现系统性。理论学习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年初要提出理论学习的指导意见,编印学习参考专题,从内容上体现系统性。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有关时事政治为重点,深入系统的进行学习,注重把握理论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关系,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联系各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学好上级布置的重大学习内容和课题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增强工作本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增强党性的过程,变成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过程,变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本色的过程。 

   3、分类施教,在对象上突出层次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从不同的对象和要求出发开展学习。对机关一般党员干部要求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要重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要求他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思考,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与研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做些有益的探索,联系各自工作实际撰写一至二篇有一定深度和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提高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4、联系实际,在效果上讲求实效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在把握政策、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上有新的突破,把理论学习与深入调研、分析情况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具体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理论学习与统一思想、保持一致结合起来。使理论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统一思想、保持一致的有效载体,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二是把理论学习与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作为谋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适时进行前瞻性的谋划和现实性的务虚,注重以决策对象为中心,从理论高度上进行分析、研讨,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三是把理论学习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坚持把理论学习渗透到调查研究之中,把实际问题“带”上来,使理论学习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  

   5、健全机制,在制度上实行约束性。制度是理论学习的一种手段,又是促进理论学习的重要保证。要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必须要求有一套完整而有效的机制,促使理论学习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才能把理论学习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以下制度:一是第一责任人制度。各单位一把手作为理论学习第一责任人,签订学习责任状,责任具体内容列入对党委的年度目标考核,通过平时的汇报、督查,看责任是否到位、任务是否落实。二是集中培训制度。根据年初统一制订的教育计划和培训大纲,由各类党校分别对不同对象的党员干部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学习培训。集中学习有利于增强理论学习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便于广大党员干部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三是理论学习“五个一”制度。要求党委中心组成员到“五个一”,即读一本辅导书、记一本笔记、写一篇调研文章、作一次中心发言、作一次辅导讲课。四是理论学习联系点制度,由区委领导到所在联系的点,指导、督促基层单位开展理论学习,形成一级一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理论学习机制。   

第9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书记火荣贵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暨县区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抓好基层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卫生计生行业党建工作全过程,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力有效开展,为推动全市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缺乏创新思路和举措,调研不够,办法不多,教育引导和督促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
  整改措施:
  1.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理念,党委成员带头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工作、指导实践,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2. 科学处理抓党建与抓发展的辩证关系,自觉加强党建理论、业务学习思考,把抓基层党建作为党组织书记的首要职责,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每两月至少开展1 次专题调研和督查,不断完善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措施。
  3. 围绕增强党性、提高素质目标,要求和督促各级党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抓好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纪律观念和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的行动自觉,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二)抓具体工作落实上,个别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足,建议在改进作风,提质增效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整改措施:
  1. 在市直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先锋引领“天马先锋号”六项争创活动,持续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常态整顿,对整顿效果不明显的,对党组织书记进行严肃问责。对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基层党组织进行新一轮对标定位、分类排序,推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促使基层党组织不断改进工作。
  2.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盛市委“双十条”规定,弛而不息抓整改,从严从实纠“四风”,把推进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与推动卫生计生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3. 深入组织开展“工作落实年” 活动和 “效能风暴” 行动 , 积极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及时解决影响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效能。
  总负责人:施春年
  责 任 人:各党委委员
  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各民营医院党支部
  落实时限:月底前
  (三)对党员干部管理不严的情况。
  整改措施:
  1.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武威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
  2. 严格 “ 三会一课 ” 、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经常性的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党员向党组织定期汇报思想和工作、自觉按时足额缴纳党费等制度。
  3. 围绕深化先锋引领行动,建立党员 “ 先锋引领创绩评星 ” 制度,分类设置评定指标,通过党员述绩、群众评绩、公示亮绩、支部定绩、评星公示、组织用绩,引导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当先锋、创佳绩。
  4. 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充分运用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 “ 先锋引领创绩评星 ” 结果,及时发现、准确认定、从严处置不合格党员。
  5. 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党员到居住地报到并参加活动、开展双联富民行动等形式,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和志愿服务活动。
  总负责人:施春年
  责 任 人:张学龙
  责任单位:委属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各民营医院党支部
  落实时限:底前
  (四)抓具体工作落实上,面上安排的多,深入基层督促检查少,盯办落实不够,管理不够规范。对党员干部的严格管理教育上,对贻误工作、违纪违规的人和事追责力度不大。
  整改措施:
  1. 按照“三严三实”和“工作落实年”要求,紧盯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坚持抓细、抓孝抓实、抓好,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人,排出时间表,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2. 加强督导检查,采取日常督查、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跟踪督查、暗访督查等多种形式,增强督查实效,提高督查质量。每季度督促检查1 次直属单位党建工作进展情况,对抓党建工作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及时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职而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党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 严格管理干部队伍,抓好党员干部党性党纪、医德医风教育和警示教育,严格用制度管人,按规范做事,强化正风肃纪,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贻误工作、违纪违规的人和事的责任追究力度,从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总负责人:施春年
  责 任 人:各党委委员
  责任单位:各县区卫生计生局党委、委属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各民营医院党支部
  落实时限
  (五)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抓党建工作思路,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

第10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场所,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核心要素。本文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一、存在问题

  1.教材处理不当

  挖掘不深不透,对教材理解肤浅,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挖掘不到位,只注重表面知识,教学中抓不住重点,突不出难点。如何引入、如何联系实际、如何根据知识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如何设计有效的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阶梯式练习等方面研究不到位。缺乏整体观念,理不清知识点的联系或孤立静止地教学某一部分内容,前后脱节,或忽视内容的特点及其前后联系,不着边际生搬硬套,系统不清。

  2.教学方法简单

  大部分教师仍是老师讲,学生听,反复讲,反复听,机械地练习,有的课练习形式一个接一个,表面上练的很多,事实上是“一闪而过”,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多少东西。一些课是老师与优秀生的有来有往,热热闹闹,与中等生的有时有往,学生凑凑热闹,差生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课堂气氛不活跃,死气沉沉,老师不能通过有效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有教师上课时,学生不听,有睡觉的现象。缺乏对学生思想、行为、个性的了解,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方法。教学结构不合理,层次不清,顺序紊乱,有时有头无尾,内容安排不恰当,有时联系不紧密,不能有效地创造教学环境,有时过渡不自然,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差。

  3.教师基本功不扎实

  教学语言欠精练,语言单调,口头语过多,吐字不清,罗嗦重复。有的教师语调平淡,缺乏起伏和抑扬顿挫,词语缺乏,没有感染力,不能很好地渲染课堂气氛。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差,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完全出乎教师的预料,教师不知怎样去引导,要么不知所措,要么批评训斥学生。板书不规矩,不简洁,随意性太强,字迹不端正,笔划不到位,行列不整齐,更谈不上有艺术性。

  4.缺乏人文素质的渗透

  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的关怀,更加忽视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总希望能将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以为学生听了这么大容量的课,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希望自己在教学上有成绩,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表现在行为上急于求成,比较急躁,有时会因“恨铁不成钢”而导致对学生不尊重,以至师生关系紧张,影响教学效率。

  二、教学对策

  首先,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敬业乐教,要有强烈的敬业、奉献、求真、协作的精神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及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要从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的成长发展尽心尽责的角度来加强自己的工作,能以渊博的知识,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来感染学生,真正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好“四认真”,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要从整体上认真阅读教材,清楚每章、每节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理清章与节、节与节的关系以及知识的结构体系,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对每一个学科教学过程的要求与旧课程标准下不同地方的理解。备课时要认真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先替学生设疑,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备课,要备知识、备教学方法、备学生及其学法,非常清楚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整,怎样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如何自然渗透德育,可能发生的课堂意外及处理方法,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自然引入,课堂如何小结,设置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布置什么作业,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如何设计板书等。要认真做好教学后记,包括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是否明确、恰当,教学环节是否齐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新课引入是否自然,旧知识复习是否适宜,课堂小结是否突出重点,注意了思想方法,知识的引入是否注意了发生过程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方法是否因材施教兼顾了全体学生,是否体现学生为主体,是否体现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学法指导是否有针对性,是否体现了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知识密度是否适当,应对课堂意外的办法是否恰当,教学语言是否情真意切、是否精练、有逻辑性等。只有经过这样不断的自我加压,负重奋进,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认真备学生,分层教学。

  第三,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和汲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成果、新经验,并结合实际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掌握本学科前沿教学动态,丰富自身知识结构,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如“拜师结对”、“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竞赛”、“汇报课”、“说课”等活动,广泛获取教育教改信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第四,以人本化的理念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放下架子,抛弃“师道尊严”,以民主的教学,平等的对话,朋友式的交谈,耐心的帮助去影响学生,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言传,少一点说教。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成绩的第一保障。

第11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玛曲县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这是广大牧民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当前牧村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作用重大,意义深远。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对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夯实党在牧村执政基础,推动改革发展,强化基层治理,促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维护牧村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为高质量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换届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防范化解换届中的矛盾和风险,我们认清形势、明确职责,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征求意见、分析评判等方式,深入乡镇(场)、牧村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了各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对牧村干部、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现状做到了心中有数。

  玛曲县位于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甘肃省西南门户,境内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年均气温仅为2.8℃,国土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人,其中藏族人口5.25万人、牧业人口4.42万人。全县辖6镇2乡1场,36个行政村238个村小组,5个牧业生产队(非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172名(含专职村党组织书记4名),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村干部队伍中,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及以下78名占比45.35%,31-35岁19名占比11.05%,36-40岁16名占比9.30%,41-45岁19名占比11.05%,46-50岁19名占比11.05%,51岁以上21名占比12.21%;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70名占比40.70%,中专学历的14名占比8.14%,高中及中专学历的13名占比7.56%,初中学历的25名占比14.53%,小学学历的50名占比29.07%;从党员结构来看,党员92名占比53.49%;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5名占比2.91%,男性167名占比97.09%;从民族结构来看,藏族171名占比99.4%,汉族1名占比0.6%。按照这次换届工作要求,分析研判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退留转情况,截至目前留任的有115人、转任的有32人、离任的有25名。

  玛曲县与全省全州其他兄弟县相比,具有地理位置特殊、产业结构特殊、生态地位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特殊、民俗风情特殊、社会影响特殊等诸多特殊性,受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等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牧民居住相对分散,基层基础薄弱,群众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落后,个别村级组织在理思路、推发展、聚民心等方面工作乏力,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为:

  一是村“两委”班子结构不优,功能虚化弱化。上届村级组织换届至今,虽然对村“两委”班子结构不断进行了调整优化,如村干部平均年龄从2016年的43.8岁优化到现在的36.7岁、大中专文化程度人员从2016年的6人增加到现在的84人,但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班子组织还是呈现执行力较弱、功能虚化弱化的特点,不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在巩固脱贫成效、引领乡村振兴、推进环境整治、维护社会和谐、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不充分、不全面。

  二是村干部综合素质较低,作用发挥不明显。虽然今年通过“一村一大学生”建设,吸纳80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进入村干部队伍,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但受自然和人文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村干部在思想水平、理论素质、服务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还是较低,新进大学生村干部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工作业务不熟,年纪大的村干部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学习掌握不了党和国家政策规定、电脑微信等信息化技术。村干部整体状况呈现“一低三弱”,即,整体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基层治理服务能力弱、引领发展能力弱,跟不上新时代新要求,村级日常工作基本上靠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干部代办,村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村干部选拔对象少,配强队伍难。后备干部储备不足,牧村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党员缺乏,选拔村干部渠道单一。牧村有思想、有头脑、有门路、有知识、有技术的“能人”觉得生活条件苦、环境差,发展空间小、收入低,不愿当村干部,而一些愿意留在牧村的不是未入党、年龄偏大、思想陈旧,就是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导致村干部后继无人、后备干部优秀人才严重不足。个别乡镇牧村对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缺乏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机制,特别是对一些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的年轻人不注重压担子,缺乏培养锻炼,致使村级后备干部匮乏,造成换届选举出现村干部难觅的现象。

  四是岗位报酬待遇较低,缺乏吸引力。从岗位报酬待遇来看,村干部报酬待遇近年来有所增加,县上也建立落实了村干部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但与艰苦的条件、繁重的工作量仍不相符,对一些文化素质高、懂经济、会管理、有致富项目的牧村“能人”来说怕耽搁自己的事,影响自己挣钱致富,还是缺乏吸引力,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也是偏低。

  五是非组织行为时有存在,干扰消除难。牧村往往是族群集居,同姓族群、亲戚连带意识较为浓厚,随着村级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村干部工资待遇的提高,在利益驱动下,当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竞选参与面和激烈程度都将有所增加,宗族相互之间个别人争面子、炫势力,极力推荐各自利益的代表人;有个别候选人考虑自己当选可能性不大,就笼络本族的一些选民在选举中搞“小动作”,“我不干大家也都别干”;同时,有的牧民群众居住偏远、交通不便,对村级组织换届关注度不高,觉得选谁用谁无所谓,对自己行使的民主权利不认真对待,影响了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

  针对以上短板和不足,我们务必要明确思想认识,抓实关键环节,紧盯形势任务,制定有效措施,有组织、有步骤、有秩序、有纪律的开展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着力通过换届打造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服务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让广大牧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一,加强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整个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始终,贯穿于换届工作的方方面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遵循,以换届政策规定要求和玛曲县情乡情村情为基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克服畏难情绪、惯性思维、观望态度,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抓、乡镇(场)负责、村级具体实施、职能部门指导、纪委监委监督问效”工作机制,统筹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推动村(社区)“两委”班子优化结构、提升功能,切实体现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

  第二,做好换届舆论宣传氛围营造。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国家省州及上级组织部门文件会议和领导讲话精神,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通过LED显示屏、悬挂横幅等形式,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大力宣传村级组织换届目的意义、法律法规和方法步骤等,特别要宣传推行选任村党组织专职书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作用意义、候选人资格条件等,有效提高群众知晓率和社会关注度,形成人人关心选举、上下支持选举、积极参与选举的浓厚氛围,使党员群众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和民主参与的热情,正确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民主权利,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选出来。

  第三,严密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注重把换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提醒教育,严格监督检查,严密防范风险,强化底线思维,保持高度敏锐性,加强对非法干扰、信访矛盾、舆论操作、疫情防控、消极懈怠、营私舞弊、关注不够等风险的预判处置,做到抓早抓小,及时有效化解存在的矛盾和风险。对一些隐蔽的、非组织、非正当竞选行为,进一步明确认定标准和查处程序,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坚决做到“零容忍”。严厉打击宗族、宗教势力以威胁、裹挟、欺骗、贿赂等违法手段破坏选举的行为,强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和牧村党员信教问题整治力度,保证换届工作风清气正。

  第四,依法依规做好换届选举。始终坚持“积极、稳妥”村级换届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村级换届“四个一”责任体系,集中专门力量,逐村深入调研,逐人精准研判,摸清“两委”班子状况、班子成员公信度和思想动态,摸清村情户情和“两委”成员换届人选情况,做到情况清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调整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聚焦“双好双强”和年龄、学历“一降一升”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持续加大村专职书记选任、“一村一大学生”建设力度,注重做到“八看”,即:看政治素质、发展本领、协调能力、管服水平、创新思路、法制观念、群众威信、作风素养,严把村干部入口关、素质关。按照法定程序推进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严格遵照执行党章、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规定和“两委”换届工作方案要求,精心谋划设计,严密组织实施,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进度、责任主体,保证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抓住选举委员会推选、选民登记、候选人提名、资格联审、组织考察、大会组织和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逐项细化具体流程和相关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到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减、要求的环节不能少、规范的时间不能缩,杜绝村级组织“带病”换届,确保换届选举程序合法、过程公开、结果有效。

  第五,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强化村干部队伍培养管理,重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的培养锻炼,分层次的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同步做好联审工作。着力提升在职村干部经济、政治待遇,确保干有酬、退有养、进有路,村干部工资报酬不低于上年度本地区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险,完善工作保障,增加牧村干部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权重,提升村干部评先表优的“含金量”。对村干部日常工作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干预,多鼓励、少埋怨,扩大基层牧村自治,给村干部民主自主干事的空间,确保村干部尤其是副职干部“在职有奔头,卸任有想头,工作有劲头”。

  第六,切实关爱关怀离任村干部。落实好离任村干部各类补贴待遇,帮助他们解决任期内遗留问题,消除不稳定隐患,使他们愉快地接受党员群众的选择,支持新一届班子开展工作。按照任职年限,分类分档建立完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合理增长机制,确保离任村干部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使离任村干部“老有所依”,提高他们的自豪感、荣耀感和归属感,有效激发在职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同时,要着重提高离任村“两委”副职生活补贴标准,探索建立与离任村“两委”正职一样按照任职年限分类确定生活补贴政策,坚决杜绝“一刀切”,有效解决村“两委”正副职任职期间报酬相同,离任之后生活补贴差距过大问题。

  第七,注重新任村干部履职培训。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后,重视做好新老班子工作交接,保证村(社区)各项工作正常运转。认真开展新任村干部履职培训,根据知识需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提供便利条件及资源,科学合理专题培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强化《甘肃省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基本内容学习,用好选派“第一书记”等优势资源,着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善于领导基层治理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加强专职党组织书记、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人员和大学生村干部的关心关爱,工作上多指导,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帮助,有意识的交任务、压担子,鼓励其放下包袱,积极工作。指导新任村“两委”班子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任期目标,擘画发展蓝图,提出具体措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第12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今语文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慢、差、费的情况,语文教学怎样走出狭窄的“瓶颈”?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我们课堂教学的现状作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首先要找到问题,然后客观地分析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带着这个目的,听了一定数量的课:有本校老师的课,有兄弟学校老师的课;有的是随堂听课,有的是研究课、观摩课。听后我分析归纳了一下,有相当多的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该讲的不讲课堂教学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后,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多提几个问题。

  因此“满堂灌”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满堂问”。我作过统计,一堂课问题多的达82个,少的也有37个。其实,教师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小学基础教育,因为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古语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要靠教师“传”,“业”要教师“授”,“惑”要靠教师“解”。大纲上说得好:“教师要把知识讲清楚,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不在讲得多,而要讲在点子上;不在讲得深,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不在讲得多,而要讲在点子上;不在讲得深,而要讲究实效;不在讲得细,而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那么哪些地方需要教师讲解呢?我认为:

  ①新的知识点要靠教师讲解。例如《白杨》一文中写父亲回答孩子问题的一段话只用了冒号,没有加引号,这是新的知识,以前学生没有学过。如果教师不作任何讲解,不管怎样启发诱导也无济无事。这就需要讲解:不直接引用别人原话,而是用自己(作者)的话把别人的意思概括起来时,只用冒号,不用引号。这样一讲,学生就多了点知识,以后在读书作文时就能理解和运用了。所以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排出新的知识点,并考虑如何把新知识讲解准确、清楚。

  ②课文的重点需要教师讲解。例如《落花生》一课按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顺序,重点写了“议花生”,“议花生”中的重点又是父亲的话语,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的一段话。就需要教师讲解。通过讲解,落花生那实在、谦逊、相互的品格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就多研究如何讲解好各篇课文的重点。

  ③学生理解上的难点需要讲解。这一点尤为重要。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吃透两头,了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例如《繁星》一文,第三小节中“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一句,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夜怎么是“柔和”、“梦幻”的呢?我上课时就引导学生理解“柔和”,从作者当时的感受和在陆地看繁星的感受去对此引导学生理解“梦幻”。这样学生心中的疑团就解开了,起到了“解惑”的作用。

  二、该导的不导导,指教师的启发引导,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

  可是课堂教学现状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引导上下功夫,该导的时候不引导,一任学生的思维兜圈子、走岔路。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做教师引导呢?

  ①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要给予引导。思维受阻也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不足,不能解答新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知识上的补充。其二是老师提问有相当的难度,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难以跃上这一高度,这时需要教师铺设思维的阶梯,让学生拾阶而上。铺设阶梯的办法可变换角度或化大为小。有的问题换个角度一提,学生就豁然开朗,有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三、该问的不问教师的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什么地方应该问,什么地方不应该问,确实应该好好研究。

  现今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该问的不问,或问不好;不该问的一味发问。什么地方不该问呢?那些学生已经完全理解的地方就不该发问,在这些地方提问,一是激发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二是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对学习语文失去举。那什么地方该问呢?

  (一)学生自以为懂而实际没懂的地方教师要设问。例如《马背上的小红军》第3节“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这句,表面意思很简单,但内含却比较丰富,学生自认为懂了,其实却没有真正理解。因此教师应提问:“小鬼看一下陈赓的瘦脸就行了,为什么要‘盯着’看呢?小鬼盯着陈赓的瘦脸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这叫做无疑处设疑,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可总结:祖国的语言文字表现力极其丰富,我们不仅要理解它的“字面意”,更要理解它的“字中意”和“字外意”。

  (二)学生朦朦胧胧,半懂不懂的地方教师要设问。例如上文最后一节“陈赓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学生对陈赓打自己的嘴巴这一点基本能理解,而陈赓为什么要搂住小鬼,说自己对不起小反不太理解。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提问:

  ①小鬼已经牺牲了,陈赓为什么还要把小鬼紧紧地搂在怀中?

  ②从陈赓的表现中可以看出陈赓不时怎样的心情?

  (三)学生不理解地地方教师要设问,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使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的过程,获取成功的快乐。再如上文中“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为什么陈赓会知道自己受骗呢?学生不理解,教师可提问:

  ①陈赓坐在马背上想到了什么?他打过交道的孩子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陈赓打过交道的孩子,回想到小鬼的哪些方面感到自己是受骗了?如果我们能在以上三方面提问,并且提问设计得富有启发性,那课堂教学的效益一定会有所提高。

  四、该读的不读读指朗读和默读。

  大纲提了:“朗读和默读是最主要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对读,尤其对朗读没有摆到重要的位置,该读的时候不让学生读,脱离课本搞一些问题,架空了搞一些分析,结果一节课下来,还有好多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长此以往,学生的水平如何提高?那么什么时候该读呢?

  (一)讲前要读。这是感知性的读,要起到读正确、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可运用指名朗读或全班默读,轻读的方式,要带着问题读,读后能回答有关问题。

  (二)讲中要读,这是理解性的读,要读出感情,尤其对讲解的重点记号、重点句要读好。可运用教师范读,指名朗读或全班齐读的形式。

  (三)讲后要读。这是品味性的读。要读出“味道”。可运用全文朗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朗读,加深理解;通过朗读,带入情境;通过朗读,训练语感;通过朗读,陶治情操。

  五、该练的不练训练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唯一途径。

  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不快,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训练的针对性不强,训练时间得汪以保证,该练的不练。譬如中年段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但事实上许多老师设计的练习仍然是词句训练,段的训练只是其中的一些点缀。这个问题在教材中也存在。再如这节课是讲读分析课文,可让学生做的作业却是抄写词语。讲的和练的不一致,知识难以转化为技能。我认为,课文、单元,年度的重点是什么就应训练什么,教什么就应该练什么,要增加训练的针对性。例如教学《鸟的天堂》,重点训练项目是“动态和静态”,可课后却没有这方面的笔头练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应补充让学生写一段静态和动态的小练笔,使学生不仅掌握这一知识,还能运用知识,变成写作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的弊病不只是以上例举的几种,我们要面对现实,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那么课堂教学中少慢差错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语文教学定会从狭窄的“瓶颈”走向广阔的天地。

第13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用科学的理论装备人,是党的思维理论建造的根本任务。

  我们党向来把思维理论建造作为党建的首要任务。

  当时各单位正在采纳多种方法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文件精力,一个大力加强理论学习的新高潮正在鼓起。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单位一部分党员干部的理论

  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应当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仔细予以处理。

  一、问题

  从查询状况看,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首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员难会集。笔者在查询中发现,一些单位参与理论学习的到课率比较低,有90%的干部有过缺课记载。适当一部分机关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知道上不重视,抱着无所谓的心情,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被迫的参与理论学习。

  2.时刻难执行。大多数单位都规则了政治学习时刻,但遍及执行欠好。有些领导尽管也以为学习理论不行少,但以为是软任务,而把经济工作和其他事务作业当作硬任务,经常呈现硬任务揉捏软任务现象,使理论学习落不到实处。

  3.内容难完善。因为底层理论信息途径少,学习材料缺少,内容大多以纯理论为主,单一庸俗,常选用合座灌注的办法,往往是讲的人滔滔不停1小时,听的人昏昏欲睡60分,讲的人照猫画虎纸上谈兵,听的人索然寡味开小差。结果是使适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发生厌学心情。

  4.质量难进步。客观上缺少理论水平较高的授课人员,有的为图省劲,把理论学习和其它政治教育合二为一,用其他教育替代理论学习。有的寻求方法,往往仅仅用理论学习装门面,实践上理论学习与实践作业彻底脱节,起不到理论辅导实践的应有作用,还严重影响了机关干部的学风。

  二、原因

  呈现以上问题的原因首要有三个方面:

  1.知道片面,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有的同志政治上不行灵敏,以为学习是“软指标”,完结作业任务是“硬指标”,理论学多学少,学深学浅关系不大;还有的满足于走过场,以为“学过了”领会得差不多了,读了几本书,搞了几回评论,写了几篇领会文章,就可以了。加上学习制度不标准,查核机制不完善,一些单位的理论学习便任其自然,堕入无人抓,无人管,无人查的为难地步。

  2.把握禁绝,理论学习针对性不强。有的在学习中,空发议论较多,同我们的思维实践贴得不紧,光讲其他单位怎么,不讲自己单位怎样,难以引起共鸣;有的抓不住要点,解不了疑问,讲精力文明建造,伟大意义列摆一大堆,详细该怎样做没有下文,讲抵挡“酒绿灯红”的消沉影响,危害性和紧迫性讲得充沛详细,防备对策却笼统空泛,无法执行。

  3.办法不活,理论学习的引导立异性不行。有的同志以为理论学习便是念念文件,读读报纸,讲一些空泛的道理;有的单位一讲学习便是办班,不重视或不善于联络实践答复处理问题;有的照抄照转上级的安置,一揽子学习多,忽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影响了理论学习的爱好;还有的是为了在理论学习中图气势,求虚名,营建轰轰烈烈的气氛,敷衍上面查看,不讲实践作用。

  三、对策

  处理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症下药,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进步知道,在思维上增强自觉性。

        新时期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要重视在办法上有所立异,要寻求新的载体、新的方法,力求教育方法的多样化,以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改动曩昔那种“如雷贯耳”的强制性、灌注式教育办法,倡议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透教育办法,使广阔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要添加理论学习的“自选动作”,削减“规则动作”,把个人自学与团体教导、报告会、专题讲座、常识比赛、演讲比赛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一起探究不同学习途径。如展开加强机关效能建造、改善机关作业作风等主题的大评论活动,以评论促学习。理论学习教育还要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法,如用电化教育替代开大会,用网络学习替代团体阅览,用观看光盘、录像带的方式补偿报告会的局限性,以新的办法和载体,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2.习惯需求,在内容上表现体系性。

  理论学习要紧紧环绕党委、政府的中心作业展开,年头要提出理论学习的辅导定见,编印学习参阅专题,从内容上表现体系性。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维为辅导,深化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以有关时事政治为要点,重视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络,不断进步剖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一起要联络各单位实践作业的需求,在学好上级安置的重大学习内容和课题后,进一步加强经济、文明、科技、法令等专业常识的学习。经过体系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建立正确的国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理论学习的进程变成增强党性的进程,变成自觉抵抗各种腐朽思维的进程,变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本性的进程。

  3.分类施教,在目标上杰出层次性。

        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教育应区别层次,杰出要点。对机关一般党员干部要求开始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方针。要要点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要求他们在理论学习进程中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化考虑,把理论学习与查询研究结合起来,与研讨作业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将学习作用转化为作业思路,进步用正确的理论辅导作业、改造片面国际的才能。

  4.联络实践,在作用上讲究实效性。

       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要联络实践,学以致用。详细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把理论学习与一致思维、保持一致结合起来。使理论学习成为一个不断一致思维、保持一致的有用载体,完成思维上的一致;二是把理论学习与科学决议计划、处理问题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作为策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依据,当令进行前瞻性的策划和现实性的务虚,重视以决议计划目标为中心,从理论高度上进行剖析、研讨,进步科学决议计划的水平。三是把理论学习与深化底层、查询研究结合起来。坚持把理论学习浸透到查询研究之中,把实践问题“带”上来,使理论学习进一步辅导实践作业。

  5.健全机制,在准则上实施束缚性。

       准则是理论学习的一种手法,又是促进理论学习的重要确保。要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有必要要求有一套完好而有用的机制,促进理论学习走向准则化、标准化,才能把理论学习的详细任务落到实处。因而,有必要建立健全榜首责任人准则、会集训练准则等一系列准则,辅导、催促底层单位展开理论学习,构成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杰出理论学习机制。

第14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及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并且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各行业生产及人们生活提供充足电能,需要做好各方面管理工作。供电所在日常供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管理效果对供电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为此供电所需要对日常管理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但是当前部分供电所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正常供电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现阶段,各供电所对管理工作均产生足够重视,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使供电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对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为此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对现存问题进行合理处理成为供电所当前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对供电所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自身经验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供电所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一、供电所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第一,供电所管理体系不健全。健全且合理的管理体系是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及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所在,在供电所管理工作中同样如此。但是当前一些供电所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未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内容分配较为模糊等等,上述情况导致管理人员对自身责任和工作存在不明确的情况,并且因制度的缺失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草草了事的情况,导致管理工作落实效果较差,实际管理工作效果同预期要求存在较大偏差,无法为供电质量提供更多的保障。

  第二,电力设备配置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电力设备在供电所日常运行中占据较大比例,其是否完善及工作情况对供电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为此需要做好电力设备配置及管理工作。但是当前一些供电所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在电力设备配置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并且后期未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检修及维护工作,上述情况对供电所实际运行及经营均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一些安全事件,对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产生一定威胁。

  第三,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供电所日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如果故障问题未及时得到处理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为此对各类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供电所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及素质参差不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人为失误的几率较大,对供电质量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在用户到供电所对自身问题进行询问时服务态度较差,并且后期不能及时解决用户问题,用户满意度较低。

  二、提升供电所管理工作效果的对策

  第一,建立完善且合理的管理体系。为了更好的实现提升供电所管理效果的目标,各个供电所需要对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产生足够重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对自身现有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创新,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供电所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首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供电所需要对我国当前同供电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和掌握,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对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制定,利用管理制度对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及约束,对以前管理工作中草草了事及不负责任的情况进行规避,为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其次,严格贯彻和落实责任制度。以往供电所管理工作中管理内容分配模糊不清的情况较为常见,此种情况使管理工作效果明显较低,为了有效解决此种问题供电所可以实行责任制度,在实行此项制度前需要做好管理工作细分工作,在划分完成后根据每项工作内容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分配至相应管理人员的头上,保证每名管理人员明确知道自身工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会严格按照要求执行自身任务,进而提升供电所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最后,制定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的针对对象包括管理人员和各类工作人员,根据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果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或者惩罚,让其对自身工作产生更多的重视,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而为供电所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电力设备配置进行优化。为了保证供电质量供电所需要将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作为依据对当前电力设备配置进行不断的优化,对当前缺失的电力设备及设施等进行购进及合理设置,提升供电系统的完整性,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供电所国家电网部门需要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支持,为设备及设施完善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除此之外供电所需要对电力设备及设施后期管理及维护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定期派专业人员对两者进行检修,通过检修过程及时发现故障问题,在经过专业、系统分析后可以尽快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两者正常运行,减少老化情况出现的几率,进而为各行业及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

  第三,做好各类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为了有效解决上文各类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供电所需要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严格把控准入制度。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人力资源部经理需要对应聘者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等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按照准入制度的要求对应聘人员能否进入供电所进行判断,避免选择专业水平较低及“走后门”的情况出现,进而提升供电所工作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在新工作人员入职后做好岗前培训工作,通过岗前培训工作让其对供电所日常工作进行熟悉,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对日常培训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在新形势背景下,一些新技术和新式的管理方法被逐渐应用至供电所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发挥新技术及管理方法的优势及作用,供电所需要做好培训工作,通过培训过程让各类工作人员对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使用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解和掌握,可以更好的应用至实际工作中,进而更好的实现提升供电所管理效果的目标。

  第四,对服务质量进行提升。供電所日常工作中面对的对象主要指广大用户,用户满意度对电力事业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此供电所需要做好用户服务工作,对以往服务质量较差的情况进行及时改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供电所需要根据所管辖区域的大小设置一至两个用户服务部,专门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需要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以温柔和蔼的态度进行服务,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户满意度,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需要及时反映给管理人员,保证在短时间内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为用户提供充足且稳定的电能。

  结束语:

  上述文章笔者对供电所管理工作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给出建立完善且合理的管理体系、对电力设备配置进行优化、做好各类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以及对服务质量进行提升等解决对策,希望各个供电所能够根据自身现存问题合理借鉴文中对策及时进行调整,在提升供电所管理效果的同时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能,为各行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李华.浅谈当前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者,2014(11):84-84.endprint

第15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疾风知劲草,危机验能力。新冠肺炎的不期而至,在中国乃至世界掀起轩然大波,据统计,仅仅近代史时期,全球性自然瘟疫已有近十几起。在其它领域的各种突发性危机也莫不如此,只要人类社会在发展,各种各样的危机就存在,如何应对公共突发性危机事件,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强调的是一种紧急状态。紧急状态有以下几个特征:必须是现实的或者是肯定要发生的;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阻止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影响到人们的依法活动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等。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广义上的概念是指突如其来的、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产生巨大威胁、并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进步和局势稳定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对公众造成威胁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人类社会早期多表现为自然灾害,如疾病、污染、洪水、地震、龙卷风、森林火灾、海啸、雪崩、火山爆发等;狭义理解是指突发的重大疫情、食物中毒等人类社会自身发展带来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中的定义是: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突发性:因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可预见性,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政府急需快速做出反应和处理,否则会造成巨大损失。二是全球性:疾病传播不像战争那样有地域、疆界之分,它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接触实现的。在当代这个交通运输便利的时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是必然的,它能夸国、跨洲,没有民族、种族、贫富之分,会给全球带来巨大灾难。三是致命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仅仅是短期内的危害,它有时直接危及到人们的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四是识别难:新型传染病属于人类未知的领域,因为病菌通过变异和人类周旋是产生抗药性,形成抗药群落,变得越来越怪异,药物都无法识别。五是负面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人们的利益休戚相关。危机一旦爆发很容易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而且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极强的危害性。
  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与影响:
  (一)对人身心的影响: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疾病抗争的历史。近年来,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从非典、禽流感、新冠肺炎一次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因为一种病种的出现,人类猝不及防,找不到源头,没有特效药,所以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突发事件让社会的正常持续遭到破坏,并带来脆弱的社会心理,会引发人们行为的失控,从而导致盲目行为,非典的发生,导致多地食醋、板蓝根的哄抢,新冠肺炎的爆发,让多地的消毒液、口罩、酒精等物品遭到抢购,多地城市的超市货架空空。
  (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新冠肺炎的爆发正值春节假期,住宿、零售、餐饮、娱乐及旅游等国内主要消费及服务业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延迟复工也对工业生产、出口造成一定的冲击。另外,由于农产品销售、农民工流动等受疫情影响,农民在经济上直接受到损失。实体经济中,尤其是相对脆弱的民营中小微企业首当其冲。社会的有效需求下降、减缓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公众对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产生怀疑。2003年的SARS使亚洲GDP损失180亿美元,占GDP总量的0.6%;新冠肺炎参考SARS对经济增速的影响, SARS疫情28天出现拐点影响二季度GDP增速降幅比例达18%,新冠肺炎疫情也按疫情28天出现拐点,每推迟14天出现疫情拐点(即一代潜伏期)导致的GDP增速降幅比例为9%。以疫情发生前预期的2020年GDP增速6%为基准推算此次新冠疫情对一季度GDP的影响,一季度GDP增速估计可能为3.8%--4.9%。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思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从2019年12月8日武汉发现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到2019年1月22日凌晨湖北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应急响应湖北疫情扩散,全省通报444例,死亡17例,致死率将近4%,湖北省宣布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1月23日凌晨,武汉宣布当天10点“封城”。广东、浙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1月24日凌晨,湖南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湖北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广东、湖南、浙江、湖北、天津、安徽、北京、上海、重庆、江西、四川、山东、云南、贵州、福建、河北、广西、江苏、河南南阳、海南、新疆共21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11日经过疫情评估后认为新冠肺炎已构成“全球性流行病”。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新冠肺炎截止3月21日,累计确诊81416例,死亡3261例,全球累计193056例,死亡8067例。
  但从新冠肺炎发生后的处置过程看,却反映出了我国公共卫生系统多年的积弊。首先是疫情发生后,信息未能及时、准确的报告;其次从首例发现到一级响应历经一个半月的时间,疫情蔓延后才引起高度重视,中间甚至被认为是谣言发出警告,首位发现的医生曾被训诫;第三,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由传染病疾控中心指挥,县级政府成立临时指挥中心,动员所有相关单位参与防控,但是基层防控机构人员素质不高、设施条件落后、职能不明确、工作效率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匮乏,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的疾病与控制机构的队伍建设不足;第四,虽然有SARS事件的经验,本次疫情发生后,防控措施较科学,但是为了让防控不漏不错,政府投入了大的人力物力,控制成本较高。这些都说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几点建议:
  建设一个科学化、现代化、高效率、广覆盖、多功能的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朝夕而蹴的事,有许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模式、策略的转变。
  (一)建全公用信息监测网
  卫健部门要有危机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危机知识的培养,注重在细微工作中查找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能力的培养,健全对公众的权威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客观的披露危机信息,强化政府信息报告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多个部门都要有紧急应变机制,不同部门都需有一套各自的应急措施,一旦有严重的突发事件爆发,各有关部门可以密切配合和支持,卫键局致力于国民健康保护事务和减少传染病等的监控和预防,协调全国医疗专业技术资源并在全国和地方范围内提供多项具体健康领域的服务。
  形成一套疫情监测、追踪、预防、及应对体系。其疫情管理主要是公民的健康状况、发现、监测、分析、调查一切可能对公民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或威胁,发现问题后,与其他卫生机构一道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公开、透明的发布权威信息,隐瞒信息只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影响外界的投资信心,社会、经济更容易受影响。
  鼓励公民和社会团体“举报”各种可能造成危机的信息,将危机管理的意识引入公共卫生管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专业的数据库,事件网络共享,提高卫生部门处理危机信息的能力。
  (二)建立完备的监控防治体系和预警机制
  通过明确职能、落实责任、深化改革、优化队伍、保障经费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到: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检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更好的发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作用。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弥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环节。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配合脱贫攻坚提升卫生科普。加强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训练和模拟演习以提高各行业工作人员和民众的实际应变能力,并进一步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三)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保障系统
  公共卫生资源保障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技术资源支持平台,包括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技术研究与应用保障体系、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与后勤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深化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切实改善公共卫生教育环境与条件,加强公共卫生事件技能的培养,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事件课程,切实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重视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可能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及时干预,对普通民众进行心理保障,以保证社会公民以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危机。
  医疗保障工作减少城乡、地区、阶层分布上的差距。物资保障上,政府药物储备中心储备足够使用的疫苗、抗生素、注射器等增加药品存放,一旦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急需药品。
  (四)社会公民的参与度
  公共卫生事业中不仅政府积极参与,公民也须通过一些组织介入管理,形成政府、组织、市民责任共担的管理体系。政府的责任是为危机社会提供秩序、法律和协调,知道危机管理,市民则在国家公民责任的范围内参与,这个责任主要是危机中的守法,而不是趁机制造混乱,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组成自救、赈灾等组织,担当一个公民参与事务并发挥作用的责任。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是一种伤害的同时对公民和法律制度而言却是一次提升的机会,在危机中培养和巩固了法治观念和人文精神,使一些游离于国家共同体的市民回归到公民的角色,形成奉献和团结精神。
  综上所述,重视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加重视对社会的管理;加强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法制先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国家统一的应对突发事件指挥系统和应急机制;创建新型农村医疗体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预防医学人才队伍;构建公共卫生服务中政府、消费者和提供这三方关系的新框架;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全民的公共卫生管理意识;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16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独山县各乡镇党委十分重视思想建设,在理论学习上方法很多、为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从我们到乡镇进行学习调研的情况来看,有的乡镇党政干部的理论学习氛围不浓,效果并不理想,发展不平衡。

  一、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中心学习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学习主题,没有学习时的专门记录。

  计划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计划工作就会杂乱无章,无轻重缓急,收获不到预期效果。有了计划却不能按照计划开展,按照制度办事,往往一到中心组学习日,就临时选题,拼揍内容,不能按照计划去选好学习主题,做好学习记录,有的乡镇把理论学习变成事务研讨会和工作安排会,冲淡了理论学习的主题,使学习成了形式主义,成了一种过场。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党委不重视理论学习的表现。等到年终考核检查,才让学习秘书拼命造假补上材料。这是不该发生的事情。

  二是党委中心组学习形式单一,就学习而学习,没有创新方式。

  所谓单一,就是只是宣传、听读、记录。没能将学习进一步消化、运用。消化过程就是一种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学习什么,什么能引起思考。同是学习,有的乡镇领导学习有体会,而有的没成果。

  三是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成果不明显。

  要有成果,就要让所有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工作调研。可是,一提到工作调研,很多乡镇领导感到很头疼。乡镇的领导工作在第一线,最有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只要勤于动脑、动手,就会有大量的研究成果。而现在的情况是:部分领导的调研,不是上网复制粘贴,就是找以前的文章改个地名、日期上交了事;有的复制粘贴居然连地名和日期都不改,只改名字,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最终害的是自己。

  第二个大问题是干部理论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是我们加强干部思想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干部改造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从我们调研和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在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干部对理论学习、思想不重视,认识有偏差,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认为自己考进干部队伍就是有文化的人,学习不学习是自己的事,党政单位组织学习是走形式、多此一举,一些干部受“学不学习一样,有无背景不一样”的思想影响,而放弃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还有的认为只要埋头工作,完成任务,不学习也错不到哪里,反正不会影响自己的工资就行。不愿静下心来再学习,再巩固,有的干部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认为理论学习对人的思想建设只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是学习制度不完善,学习管理不严格。

  学习制度是促进学习不断深入的有力保证,目前,很多单位、乡镇的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还没有制定,形不成制度化,即使有,也执行得不严格,不到位,如考勤制度、考核制度等执行不严,就会给干部的自觉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再加上,部分组织者本身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在学习的认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因此在学习时就存在一种为完任务而应付的心态,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因而在单位组织理论学习时,就出现了迟到、早退、请假、开小会,打嗑睡的现象。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当前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学习中存在问题,我们必须做到:

  (一)提高认识,保证干部自觉学

  认识是人们行动的先导。从分析上述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关键是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将着眼点放在提高认识上,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改造世界观的高度上来认识学理论的必要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多数领导干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而在努力学习,经受磨练、不断进步,成长起来了;也有些领导干部不求进取,无所作为,在不断发展的形势面前落后了;还有些领导干部在各种腐败思想侵袭和政治风浪冲击下垮掉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不尽相同,都不重视学习,头脑里缺乏甚至没有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的。纵观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或者堕落,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不注意用正确的理论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必须从改造世界观这一高度上来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断冲破陈旧落后观念的束缚,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才能在认识事物、处理矛盾的时候,比较接近实际;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其次要从关系到单位本乡镇长远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学理论的重要性

  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不少同志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这就需要广大干部重视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实践证明,如果干部不加强理论学习,不解放思想,不坚定政治信念,就会影响到本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每位干部必须要认识到理论学习关系到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和紧迫的意义,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再次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增强学理论的自觉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就是说,在未来社会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学习者。而且,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也必须重视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学习型的干部。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不加强理论学习,不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头脑,就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受到其他不良思想的侵蚀而影响到“三观”的正确树立,进而走向堕落。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终身学习、经常接受教育,是我们领导干部生存、发展和做好工作的需要,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需要。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参加理论学习才有了原动力。

  (二)科学组织,吸引干部积极学习

  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多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形式是吸引干部积极学习并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做到计划安排得当、学习内容有重点、学习要求有可操作性、学习时间安排科学、学习形式灵活。

  1、学习内容选择要得当

  一是要跟上“步伐”。理论学习的内容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要能及时传播正确的时势、政策信息,增加学习的信息量,使人学有所得。二是要结合实际。通过学习来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解答同志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疑虑,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人学有所用。三是详略要得当。内容要求精、求实、求管用,尽量把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心拉近,这样我们组织的学习才会为人所接受、所喜爱、所向往、所吸引。

  2、学习要求要符合本单位和学习者的实际,不应照抄照搬上级所提出的要求

  上级提出的要求是面对全局的,要求上较为广泛。因此,组织理论学习不能凭空想象,应参照上级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只有这样,学习要求才有可操作性。

  3、学习时间安排要科学

  各单位在确保理论学习时间不被占用的前提下,对学习时间要作统筹安排。要充分了解基层的情况,在安排学习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独山县委宣传部在学习时间安排上,选择每周一早上进行,这对于更好地开展一周的工作,督促检查一周的任务有积极的作用。

  只有这样党员领导干部才能自觉地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努力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机关的精心组织者和促进者,以此带动本单位本乡镇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热门标签: 混合制国企改革的弊端 混合所有制企业弊端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1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16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